
? 本報記者 劉琴
戴上AR眼鏡可以看到文物的前世今生、沉浸式體驗未來居住空間、近距離感受最新醫療裝備“黑科技”……
9月10-14日舉行的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數智領航,服貿煥新”為主題。來自26個服務貿易前30強國家和地區近2000家企業線下參展,包括近500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其中百余家企業首發190多項新產品、新成果,集中展示了醫療健康、智慧教育、商旅文體等領域的創新發展成果。
醫療領域“黑科技”滿滿
走進通用電氣醫療系統(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GE 醫療”)展臺便可看到,GE醫療北京影像設備制造基地、核醫學精準影像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最新成果PET/CT設備Max Elite+,該設備為中國首次發布并展出,成為醫療展區的一大亮點。
GE醫療展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Max Elite+采用行業領先的第三代零噪聲數字化探測技術,全影像鏈融合人工智能(AI)和數字化技術,能夠更加精準地采集有效信號,在高清成像的基礎上,將全身成像提高約3倍,相較以往降低約一半的顯像劑量。
機器人的身影出現在多個展館,描繪出一幅機器人多場景應用的圖景。記者了解到,機器人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也在逐漸拓展。
北京長木谷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木谷”)展區展出的數智骨科手術室,吸引眾多參觀者駐足。
“長木谷數智骨科手術室是全球首個集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系統于一體的骨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智能手術室,填補了國內外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在骨科覆蓋的技術空白。”長木谷展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手術室體系構建了“數據管理—智能規劃—精準執行—動態評估—5G遠程”完整的骨科診療閉環。
AI讓農業生產更智慧
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展區,一臺長滿植物的“鋼琴”琴聲悠揚,彈琴的不是演奏者而是一蓬綠油油的植物。
該展區工作人員介紹說,這臺特殊的“鋼琴”名為“植物鋼琴師”裝置,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2025屆本科畢業生洪鑫磊設計并創作。該裝置采用電極傳感器采集植物信號,通過AI+音樂大模型的計算,轉化為一段優美的旋律。
記者注意到,不同植物因生理差異展現出各自的音樂“風格”,而觀眾的觸碰也會觸發旋律的變化,讓植物不再是裝飾性的背景,而是共創音樂的主角。
“該裝置結合氣流傳感器、AI 生成圖像與可視化交互技術,通過采集植物數據生成‘數字植物’的生長反饋,未來將在農業生產中得到應用。”該展區工作人員介紹說。
在北京麥麥趣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麥麥科技”)展區,該企業自主研發的草莓生長大模型產品方案吸引了觀眾的目光。
該展區工作人員介紹說,企業結合農業物聯網技術,采集光照、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草莓種植環境數據,通過積累大量的草莓、10余種蔬菜大棚生長數據及作物生長模型,為草莓種植者澆水、施肥、驅蟲、遮光等精準提供科學決策依據,讓草莓始終處于最佳生長狀態,保障草莓種植品質,同時實現生長周期縮短10%、產量提高20%。
據介紹,麥麥科技將人工智能深度融入農業生產全流程,其綜合打造的70多個數字農場遍布中國,如北京市雙河果園、平谷大桃農場與五常大米基地、甘肅蘋果種植基地、陽澄湖大閘蟹養殖基地等,通過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與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農業,打造農業產業從生產技術管理到消費服務的一站式示范基地。
科技賦能文旅新體驗
戴上VR眼鏡便可穿越到300多年前圓明園一個晴朗的午后,360度探索圓明園40景,俯瞰海晏堂、遠瀛觀等標志性建筑。
在海淀專題展文化科技融合文旅沉浸式展區,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行浸式VR大空間體驗項目“夢回圓明園”,讓圓明園的神秘面紗在現代科技的加持下變得觸手可及。
該展區工作人員介紹說,該項目是圓明園官方授權的全球首個以圓明園為主題的3A級畫質VR大空間體驗項目,運用全球最先進的大空間追蹤技術LBSS,1:1毫米級精準還原了圓明園鼎盛時期的宮殿、園林與生活場景,搭載炫酷“黑科技”,體驗多感官沉浸式交互,人們可盡情感受這座世界園林藝術巔峰之作的“遺址現場+虛擬重生”雙重敘事。
“逛國家海洋博物館走哪條路線好?”“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什么?”在愛可聲數字文化(北京)有限公司展區,AI數字人隨時回答觀眾的提問。
該企業副總裁陳禎鋒告訴記者,去年,企業推出國內首個博物館AI數字人導覽系統,通過98%以上的語音識別準確率和毫秒級響應速度,實現了與觀眾的自然交互。
“該系統融合前沿AI技術與虛擬數字人技術,依托自主研發的文博知識庫模型,通過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及深度學習算法,建立博物館專屬的知識庫,實現個性化講解服務。”陳禎鋒說。
除了以上展品,數字技術、AI、人形機器人等各種新技術、新應用同樣讓人目不暇接。一系列前沿科技的應用展示,不僅讓參觀者近距離感受到科技的魅力,也讓人們對全球服務貿易的未來發展充滿期待。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