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記者 于大勇
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華通”)今年9月初發布的公告稱,終止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定州旭陽氫能有限公司的100%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事項。
業內專家表示,作為一家專注于氫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及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億華通此舉不僅折射出企業發展戰略的調整,更是反映出燃料電池汽車市場仍處于商業化初期的現狀。作為被業界廣泛看好的燃料電池汽車,尚需政策持續支持。
市場遇冷
對于上述終止原因,億華通表示,由于交易相關方未能就本次交易的最終方案達成一致意見,億華通決定終止交易事項。億華通的公告顯示,本次交易預計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構成關聯交易而不構成重組上市。
億華通表示,本次交易終止不會對億華通的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造成重大不利影響,不存在損害企業及中小股東利益的情形。
“該交易于2025年2月27日首次披露,原計劃通過收購旭陽氫能(京津冀地區主要高純氫供應商)實現氫能產業鏈上游延伸,形成‘制—儲—運—加—研—用’一體化布局。”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理事會常務主席支培元認為,終止交易的核心原因在于,交易雙方未能就最終方案達成一致意見包括估值、支付方式或協同條款等關鍵條件。
據介紹,億華通成立于2012年,2020年8月在科創板上市,2023年在港交所上市,具有自主核心知識產權,并實現了燃料電池系統批量生產,主要產品及服務包括燃料電池系統及相關技術服務與能源氣體銷售,目前主要應用并服務于客車、物流車及重卡等商用車型。
在專家看來,此次交易的終止,折射出燃料電池及燃料電池汽車行業“市場冷”的尷尬現實。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燃料電池汽車累計產量為1364輛,同比下降47.2%;累計銷量為1373輛,同比下降46.8%。
“由于國內電動汽車發展較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空間明顯受到擠壓。”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介紹說,與鋰電池相比,我國燃料電池核心原材料及部件水平與整車耐用性及壽命,仍與世界先進水平有一定差距。在高補貼和特殊場景下,依托區域資源優勢降低加氫成本是燃料電池汽車最快實現經濟性的方式。而當前購車成本與加氫成本高,導致經濟性依然弱于燃油汽車與電動汽車。
“當前,燃料電池行業正處于‘政策驅動+技術突破+市場拓展’的關鍵期。長期看,隨著成本下降、基礎設施完善和應用場景擴大,該行業具備廣闊的成長空間。”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坦言,短期內仍需警惕盈利壓力、融資難度和市場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
政策還需加持
當前國內燃料電池汽車行業發展雖然遇冷,但專家表示,經過4年來示范應用項目政策的支持,我國燃料電池技術和產業鏈有重大突破,技術指標達到世界前列,產業鏈基本打通,已到了市場化大發展的臨界點。
“目前,燃料電池行業正處于‘政策熱、市場冷’的臨界點。”鹿客島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盧克林表示,短期看,氫能重卡、冷鏈物流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率先實現商業閉環,2025年系統成本有望跌破2000元/kW(千瓦)與柴油溢價將縮小到20%以內,且率先在港口、礦區、高耗能園區形成百萬臺級替換空間。中期看,綠氫制取成本2027年可降至18元/kg(千克)以下,預計2030年國內裝機突破30GW(吉瓦),對應2000億元級市場。
“降低加氫成本,是當前燃料電池汽車最快實現經濟性的方式。購車成本與加氫成本高導致經濟性依然弱于燃油車與動力電池汽車,短期推廣僅限于示范項目。”崔東樹說。
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董揚看來,如果政策能夠繼續支持,可以更好地推動燃料電池汽車行業快速發展。
據了解,2020年9月,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的通知》,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補貼政策調整為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支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城市群開展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攻關和示范應用給予獎勵,形成布局合理、各有側重、協同推進的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新模式。示范期暫定為4年。
“五部委應用示范項目重點支持燃料電池的八大總成(催化劑、擴散層、質子交換膜、膜電極、雙極板、電堆、空氣壓縮機、氫循環泵)。八大總成中,除膜電極部分材料尚未完全國產化以外,其他均已國產化。但這些企業目前屬于研究開發高峰期,市場尚未發育成形,因此絕大部分企業處于虧損階段。如果得不到政府層面的繼續支持,市場將會進一步萎縮,部分企業甚至會破產。”董揚認為,目前我國在燃料電池汽車領域擁有技術先進、產業鏈打通的優勢,加之超大經濟體和有為政府的優勢,如果能繼續支持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必能帶動氫能經濟產業鏈的形成,在世界經濟競爭又一重要領域中占得先機。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