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李爭粉) 近日,以“地理之道 智鏈時空 數演萬象”為主題的2025地理信息技術創新大會在北京舉行。本屆大會圍繞地理信息技術自主創新與應用升級、測繪地理信息發展形勢研判、自然資源信息化建設方向、數據要素市場化與價值化、地理可信空間建設等方面,探討“地理信息+”應用場景,探索地理信息技術發展方向,展示地理信息技術在“時空智能”時代背景下如何賦能千行百業。
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會長李維森表示,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理信息技術正深度融入經濟社會各領域,成為驅動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引擎。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交匯,地理信息技術迎來新的“躍遷時刻”,在人工智能(AI)等技術加持下,其在智能化、可視化、互動性等方面實現了飛躍,地理信息平臺軟件服務能力得到了提升。在智慧城市、自然資源管理、應急指揮、低空經濟等多個領域,地理信息技術正在創造“智慧”的新高度。
“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構成部分,地理信息技術在現代測繪、GIS(地理信息系統)、遙感、衛星通航等方面正在發揮出重要的基礎性作用。”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表示,地理信息技術已深度融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鄉村建設、文明生態建設等各個領域,成為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力量。
“時空智能并非簡單的技術疊加,而是對地理信息產業的革命性重塑,預示著地理信息領域邁向智能感知、自動分析和精準決策的全新發展階段。”王金平表示,以易智瑞公司為代表的地理信息企業通過不斷深耕,以積極開拓精神和持續自主創新形成了成熟的技術體系和產品體系。
地理信息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性資源,直接關系到國家主權、安全和利益;而GIS的高質量發展承載著資源、環境、人口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重任。
“地理信息數據作為自然資源、低空經濟、智慧城市、生態環境、應急救災等領域數字化轉型的基本要素,必須確保安全可信。”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以《構建安全可信數據空間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題進行分享時表示。
歷經40余年的發展,GIS已從專業地理工具發展成為普世化時空信息平臺,在與現代IT技術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與創新應用下,GIS能力得到提升,成為開放、互聯、地理能力無處不在的地理神經網絡系統。
易智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何寧表示,地理空間人工智能(GeoAI)是地理學與人工智能雙向深度和機理上的融合,二者的相互作用與賦能帶來了變革性價值。而時空智能是地理學在大數據與AI時代的一次華麗躍遷,是一場深度的學科范式變革,是地理學從描述和解釋的科學進化為能夠進行認知和預測的科學,使得地理信息系統走向地理智能系統,也使得GIS地理平臺躍升為時空智能平臺。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