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李爭粉
11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場景培育和開放推動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支持建設一批綜合性重大場景、行業領域集成式場景、高價值小切口場景,擴大生產場景、工作場景、生活場景供給,推動場景資源開放,促進場景資源公平高效配置,推動新場景大規模應用,形成“技術突破—場景驗證—產業應用—體系升級”路徑,為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這是首次在國家層面對場景培育開放進行系統部署。”11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意見》發布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熱議,場景這個“新詞”一下子變成了“熱詞”。
場景已成為關鍵創新資源
“場景是源于影視領域的一個概念,近年來被引入到經濟、社會、科技和產業等領域,可以理解為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創新性應用的具體情境。”李春臨說,場景中進行的是系統性驗證,包括技術產品、配套基礎設施的“硬驗證”,以及商業模式、制度改革的“軟驗證”,是體系化的“社會性中試”。
現實中,許多新技術新產品由于缺少“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應用案例少、應用效果缺少數據積累和驗證支撐,導致其進入市場時容易面臨障礙,“英雄也無用武之地”,書架上的創新成果到不了貨架上,“新技術”被拖成了“老技術”。場景就是把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放在具體情境中驗證和應用,為新興事物提供展示應用舞臺,從而加速其產業化進程。
李春臨表示,我國擁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完備的產業體系、巨大的人口規模,帶來豐富的應用場景。“場景已成為關鍵創新資源,可以說場景就是連接技術和產業、打通研發和市場的橋梁,是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實現體制改革、科技創新、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綜合性創新載體。”
“《意見》的發布,標志著我國場景培育進入系統化推進階段。”知名經濟學家、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場景培育舉措多分散在各部門政策中,此次《意見》首次在國家層面構建起場景培育的頂層設計,明確場景作為連接技術與產業的橋梁定位。該政策意義在于,通過場景的系統性開放,能夠加速技術商業化進程。
以低空經濟為例。過去無人機物流等場景因空域管理、標準缺失等問題難以落地,如今《意見》明確要穩妥有序拓展低空經濟應用場景,這意味著從技術驗證到商業應用的鏈條將被打通。同時,《意見》強調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通過場景開放吸引全球創新資源,為新技術提供試驗場,進而推動產業升級。“在這種政策導向下,場景培育不再是單一企業行為,而是上升為國家創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朱克力表示。
好場景需要主動創造和培育
“好的場景不是現成的被動發現或響應,而是需要圍繞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產業化應用需求主動創造和培育。”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副總經理黃波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意見》圍繞新領域新賽道、產業轉型升級、行業領域、社會治理、民生等五大方向22個領域系統化部署了場景培育方向,這是在國家層面第一次系統性部署經濟社會應用場景,為各領域、各主體開展場景培育工作提供了方向引導。
場景培育和開放工作要相互配合。《意見》在培育方向后面系統部署了場景開放工作,即國家層面、各地區、行業部門、國企、民營企業等。這些主體既是場景開放的主體也是場景培育的主體。推動場景培育工作,也需要各主體結合領域、區域、企業的特色資源開展系統化設計。
“《意見》提出,支持建設一批綜合性重大場景、行業領域集成式場景、高價值小切口場景。這3類場景的選擇體現了‘點面結合、遠近兼顧’的邏輯。”朱克力表示,綜合性重大場景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如智慧城市、清潔能源全產業鏈等,能夠帶動全產業鏈升級;行業領域集成式場景針對特定行業痛點,如礦山安全智能化、應急救援數字化等,通過場景集成推動行業技術突破;高價值小切口場景則聚焦細分領域,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解決具體問題。
“這3類場景的提出,應該說,是源于地方實踐的進一步提煉總結,從場景項目落地實施角度出發,提出了3種各具特色、可操作可落地的場景類型,為不同領域、部門分類施策推動場景培育和開放工作提供重要參考。”黃波說。
產業體系升級的“催化劑”
“場景在‘技術突破—場景驗證—產業應用—體系升級’路徑中扮演‘催化劑’和‘試金石’的雙重角色。”朱克力表示。
“‘技術突破—場景驗證—產業應用—體系升級’路徑,其本質是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生成的路徑。”黃波表示,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的培育不僅需要單一技術或產品的創新,還需要基礎設施的配套、商業模式的有效運行以及制度政策的適應性變革,是一個多元要素協同運行的復雜體系。
在產業體系生成過程中,場景驗證是從技術突破到規模化商業化產業應用之間的關鍵環節,幫助新技術新產品形成規模化商業化應用的能力體系,因此,在產業體系生成路徑中,場景是承擔綜合驗證任務的核心載體。
“體系升級過程也是未來產業培育過程,既包括圍繞新技術新產品本身的創新鏈、供應鏈、資本鏈、人才鏈等各類創新要素,也包括與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相匹配的制度政策體系。”黃波表示,在未來產業培育過程中,體系升級最難點在于制度政策體系的改革與治理,場景提供了一種很好的驗證新制度、新政策的工具,通過有限范圍的試點示范,形成政策制度改革成果,進而在全國層面進一步推廣。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