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李洋
在停發新牌照、監管持續收緊等背景下,互聯網巨頭掀起新一輪支付牌照布局熱潮。近日,小紅書、同程旅行等平臺通過收購方式拿下支付牌照,抖音支付、花瓣支付等13家機構于今年7月獲批首批長期有效的支付牌照。
業內人士認為,這場愈演愈烈的“奪牌”戰背后,折射出互聯網平臺從流量爭奪到核心商業基礎設施掌控的戰略轉型。未來,支付牌照或將成為互聯網巨頭不可或缺的“標配”。
搶“牌”并非沖動,是補“功課”
11月3日,支付機構東方電子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支付”)完成股權變更,由寧智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智信息”)100%控股,而寧智信息正是小紅書旗下子公司。這意味著小紅書正式拿下支付牌照,補上了商業閉環的關鍵一環。
東方支付是中國人民銀行2011年首批發放“支付業務許可證”的機構之一,并于2024年8月成功續展,業務范圍涵蓋互聯網支付、全國海關稅費電子支付、跨境人民幣支付等,核心產品包括速匯通、速結匯、航付通等。其跨境支付與海關稅費支付資質,與小紅書發力的跨境電商及本地生活業務高度契合。
無獨有偶,近日同程旅行通過旗下藝龍網,以約3億元的價格收購了新生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生支付”)。作為海南自貿港目前唯一擁有全牌照的法人支付機構,新生支付不僅具有完整的支付業務資質,還是跨境電商數字人民幣試點參與單位。依托海南自貿港的區位優勢和政策紅利,新生支付將成為同程旅行布局自貿港的重要支點,推動支付能力與文旅消費場景深度融合,實現從單一傭金模式向資金沉淀、消費分期、跨境匯兌等多層收益模式升級。
不過,并非所有平臺都能如愿“持證”。幾乎與小紅書、同程旅行收購動作同時,B站與甬易支付的收購最終落空,甬易支付最終被民營企業500強正凱集團收入囊中。
如今,主流互聯網企業已基本實現“持證上崗”。阿里巴巴的支付寶、騰訊的財付通穩居行業頭部;字節跳動收購合眾支付并更名抖音支付,拼多多收購付費通,美團收購錢袋寶,小米收購捷付睿通,京東布局網銀在線,滴滴收購一九付,攜程收購東方匯智……支付牌照早已從“可選配置”變為必備“基礎設施”。
“‘搶牌’不是沖動,是補‘功課’。”眺遠咨詢董事長兼CEO高承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的10年,平臺把支付環節交給外包,表面輕資產,實則把資金流、數據流、風控權一并交付。今天流量見頂,利潤只能向精細化運營深耕,支付是離錢最近、數據最全、杠桿最大的入口。支付正從“通道”變為“基礎設施”,行業已從“流量競賽”進入“資金效率競賽”,而牌照是“起跑線”。
從流量運營到核心商業基礎設施掌控
近年來,互聯網巨頭對支付牌照的爭奪戰日趨白熱化。
易觀千帆金融行業咨詢專家王紫玉認為,這一趨勢背后,是互聯網平臺從流量運營向核心商業基礎設施掌控的戰略升級。隨著監管趨嚴,擁有支付牌照的平臺能在合規框架下獲得更穩定的運營自主權和數據掌控力,這是未持證平臺難以比擬的優勢。
高承遠分析表示,以小紅書為例,其電商板塊中海外購占比頗高,過去依賴第三方結匯,存在費率高、到賬慢、退款路徑長等問題。收購東方支付后,小紅書可一手掌握海關“三單(訂單、運單、支付單)”對碰,一手掌控外卡收單,將到賬周期從T+3壓縮至T+1,退款體驗也能從“7天原卡退回”升級為“實時錢包余額到賬”,極大地提升交易效率和用戶體驗。
“在牌照交易市場中,具備垂直領域資質的‘特色牌照’因其場景適配性強、合規壁壘高而更具稀缺性。對平臺而言,收購此類牌照可快速獲得行業定制化解決方案,快速提升業務效率。”王紫玉對記者說。
例如,東方支付的跨境支付、海關稅費支付資質,新生支付的全牌照及依托海南自貿港區位優勢,是吸引平臺高價收購的核心原因。據了解,具備“場景對口+接口稀缺”雙重優勢的牌照,估值普遍比空白牌照高出30%-50%,且更易通過監管審批。
此外,“自有支付使平臺能完整獲取用戶消費鏈路數據(瀏覽—決策—支付—售后),通過整合支付金額、頻次、品類偏好等維度,可構建更立體的用戶畫像,實現精準營銷、動態風控和供應鏈優化。”王紫玉分析認為。
未來市場“資質優于價格”2025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首次發放13張“永久有效”支付牌照,抖音支付、花瓣支付、易寶支付等機構均在名單之列。這一舉措標志著支付機構每5年一次的“續牌大考”成為歷史,也為支付牌照市場定下了新的基調。
“長期牌照制度削弱了牌照的投機屬性,促使收購方更關注牌照與主業協同性。”據王紫玉預測,未來市場將呈現“資質優于價格”趨勢,擁有全國性業務許可、跨境資質或垂直領域解決方案的牌照更受到關注。
“過去5年一張全國收單牌照從14億元炒到30億元,核心是‘續展不確定’,資本豪賭‘殼溢價’。如今首批13家直接給‘無期限’,信號明確:合規強者恒強,問題機構將被隨時出清。”高承遠說。
“市場將呈現價格分化趨勢,通用型牌照價格保持穩定,而特色牌照因稀缺性而價格上漲。”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預測。
王紫玉認為,監管審批將重點關注申請機構的合規歷史、反洗錢體系完備性、技術系統安全等級及業務真實場景支撐能力。為此,平臺需提前布局合規科技,建立穿透式風控體系,用技術系統和合規實踐證明自身是在“做業務”而非“炒牌照”。
“牌照不再是‘金融門票’,而是‘合規成績單’;未來市場只留下兩類企業——有場景且肯重投技術以及愿意被前者并購。”高承遠說。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