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蔡博騰 記者 葉偉)11月17日,《中國綠色氫氨醇產業發展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在內蒙古興安盟正式發布。這是國內首部系統呈現我國綠色氫氨醇產業全景圖譜、產業鏈結構、區域布局、重點項目及未來趨勢的權威研究成果,對我國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報告指出,隨著全球能源加速向清潔化、低碳化轉型,綠色氫氨醇正成為氫能價值鏈中最具商業化潛力的賽道之一。2024年以來,中國綠色氫氨醇產業全面進入“政策推動+市場牽引”的雙輪驅動階段,技術突破、產業投資、場景示范及國際合作快速擴張,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增長動能。
從產業規模來看,中國氫能產業增長迅速。2024年全國氫氣總產量超過3650萬噸,綠色氫能產能占比約1%,但增速明顯加快,全國已建成綠氫產能達12.5萬噸/年,占全球比重超過50%。綜合多方市場預測,預計“十五五”期間綠色氫需求將達到240-430萬噸/年,產業規模將進入加速擴張期。
報告顯示,綠色氫氨醇作為綠氫的“高密度、可運輸、可儲存”載體,在能源燃料、化工原料、航運運輸、發電儲能等領域全面滲透,正成為中國能源轉型的重要支點。綠氨、綠醇正逐步應用于國際航運燃料、燃氣機組摻燒以及可持續航空燃料(SAF),其商業價值快速釋放。
從區域布局來看,我國綠色氫氨醇產業集聚效應日益明顯,初步形成“北方資源型省份領跑、東部沿海示范帶動、中西部潛力地區加速跟進”空間格局。內蒙古、吉林、寧夏、新疆等地依托豐富的風光資源成為產業發展主力區,多個百萬噸級綠氨、綠醇項目相繼落地并進入建設關鍵期。其中,內蒙古興安盟、吉林大安等地的一體化示范項目已具備全國示范意義。
興安盟作為內蒙古綠色氫氨醇產業發展的核心區域,依托千萬千瓦級風光資源和豐富的生物質碳源,在綠色氫氨醇布局中已搶占先機。由金風科技投資建設的興安盟風電耦合制綠色甲醇項目,一期25萬噸產能已成功完成核心工藝驗證,成為全國具有代表性的商業化示范工程之一。
報告指出,未來十年將是綠色氫氨醇規模化發展的戰略窗口期。隨著綠氫成本下降、產業鏈協同優化、國際航運燃料需求提升以及全球低碳產品貿易機制逐步完善,中國有望在綠色氫氨醇產業的技術標準、工程能力和供應鏈規模方面起到引領作用。
中國經濟信息社分析師曾晨表示,中國經濟信息社將繼續發揮專業機構在數據、研究、咨詢及產業服務方面的優勢,持續跟蹤綠色氫氨醇產業發展,助力行業主體抓住全球能源變革新機遇。興安盟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高天宇表示,興安盟緊緊抓住國家發展新能源這一契機,依托興安盟資源條件、項目基礎和良好的營商環境,加快建設國家級綠色氫氨醇產業示范區,打造內蒙古乃至全國綠氫化工新支點。
《中國綠色氫氨醇產業發展報告2025》由中國經濟信息社與興安盟經濟技術開發區共同編制。
主辦方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