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偉
北京市人工智能協會(籌)發起成立,中關村原生引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發起成立,首批“中關村人工智能企業出海服務港”揭牌……建底座、強生態、高賦能,在11月15-17日舉辦的2025人工智能+大會上,作為大會的主辦方之一,以“讓創新生長”為使命的中關村發展集團,聚焦人工智能(AI)的下一個十年,正在實現從AI的“技術支持者”到AI的“生態共建者”的快速躍遷。

聚力:賦能AI新生態
作為全國人工智能創新資源最富集的城市之一,北京擁有國家級科研設施、頂尖AI人才、核心產業規模、備案大模型數量等各方面的領先優勢,是名副其實的“人工智能第一城”。
作為此次大會的重頭戲,北京市人工智能協會(籌)發起設立。該協會在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的指導下,由中關村發展集團、中關村科學城公司、智譜華章主要發起,聯合北京移動、智源研究院、小米、360等理事會成員,以及量子院、廣聯達、百川智能、摩爾線程等30家創始會員、141家意向單位共同組建。

據悉,進一步整合產業資源、搭建交流平臺、推動協同創新,助力北京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和產業高地,北京市人工智能協會將承擔政府決策“智囊團”、產業發展“助推器”、企業成長“服務商”的角色,圍繞政策研究與決策支撐、標準制定與行業治理、場景驅動與產業對接、人才培養與生態構建、品牌活動與國際交流等5方面開展工作。
連接:讓AI“創新鏈”遇見“產業鏈”
科技成果轉化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題中之義??萍紕撔轮刑N含巨大的價值,只有落到產業上,才能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力爭通過3年左右時間,成為政企深度合作、高校廣泛滲透、資源高效鏈接的轉移轉化全鏈條實體樞紐,匯聚一批高??萍汲晒?、轉化落地一批高價值企業、引育一批專業化技術經理人,成為首都名片、中國特色、國際一流的人工智能集成服務商。
此次大會上,中關村原生引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關村原生引擎”)作為全國高校人工智能區域轉移轉化中心運營平臺在大會上重磅發布。

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是教育部系統布局的重大平臺,在創新要素集聚、產業基礎扎實、資本市場活躍、戰略作用突出的區域,圍繞優勢產業建設一站式公共轉化平臺,推動高??萍汲晒铀俎D化。2025年6月,北京市海淀區獲批建設人工智能領域的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
中關村發展集團攜手海淀區、中關村學院,共同發起設立中關村原生引擎,承擔全國高校人工智能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運營工作。通過整合高校項目、政策資源以及中關村發展集團的市場化運營經驗,形成從技術挖掘、成果評估到資金投入,從算力支撐、概念驗證到應用場景,從技術經紀到創業孵化的全鏈條服務體系,推動將高校原創成果轉化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化應用;通過孵化一批高成長性人工智能企業,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促進資本、人才、數據等要素集聚,形成產業集群效應,為人工智能產業的加速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服務:打造AI高質量出海的“北京樣本”
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著眼于為出海企業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提供有力支撐,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打造出海綜合服務港。
北京市積極響應。在本次大會上,中關村發展集團、中關村京港澳青創中心、北京啟迪創業孵化器、中關村科學城公司等4家單位獲得由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認定的首批“中關村人工智能企業出海服務港”授牌。

這些服務港是北京市創新打造的線上線下一體化“走出去”綜合服務平臺,將通過構建法律合規、技術適配、市場對接的一站式服務體系,為北京AI企業出海提供全方位支撐。
其中,入選首批中關村人工智能企業出海服務港的中關村發展集團,將通過構建國內外聯動的服務機制,匯聚國內大模型領域優質資源,對接海外智慧城市、數字基建、智能制造等應用場景,全面賦能北京AI企業出海。
“首先,在東盟地區建設‘中關村人工智能企業出海服務站(東盟)’,持續推動中關村人工智能創新成果在東盟市場的規模化應用?!敝嘘P村發展集團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該服務站已對接廣聯達、銀河通機器人、同方鼎欣、曙光數創、智譜華章、華勝天成等20家企業,達成7項合作意向;對接新加坡智慧交通、馬來西亞數據中心、印尼數字政務等近10個重點項目和場景需求。
據悉,近年來,中關村發展集團發揮自身優勢,為出海企業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提供有力支撐。先后在北美、歐洲、亞太各創新高地設立海外創新中心、搭建海外基金系,建立起“跨境孵化服務+海外投資服務+跨境落地加速服務”三位一體的全鏈條服務平臺,構建起面向高校、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的創新技術成果轉化跨境孵化網絡,服務全球中小微科技企業和創業企業,打造開放共贏的創新生態。截至目前,累計布局全球創新網絡節點20余個,孵化落地服務企業300余家,參設海外基金10余支,基金規模超10億美元。
主辦方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