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第二十七屆中創軟件基金頒獎儀式暨獲獎者學術報告會在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舉辦。
作為國內首批通過科技部認定、具有全國影響力、專門面向軟件領域的科技獎項,中創軟件基金始終秉承“舉中華英才、創軟件偉業”的宗旨,遵循“立獎為公,民主評議,優中選優,寧缺毋濫”的原則,獲得了軟件界的高度認可。迄今為止27屆共評選出88名“中創軟件人才獎”獲得者。
此次頒獎儀式的舉辦,恰逢中創軟件基金設立30周年。回溯至1995年,中創軟件懷揣著助力青年軟件人才成長、推動軟件科學技術發展、振興民族軟件產業的初心,發起設立“中創軟件基金”,并專項資助“中創軟件人才獎”。三十載櫛風沐雨,基金已成為國內軟件領域極具影響力的人才培育與激勵平臺。
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黨委書記吳衍濤在致辭中表示,該校(院)與中創軟件淵源深厚,三十多年來,雙方深耕信息領域、聯合科技創新,打造了產學研合作的典范。下一步,校(院)將持續深化與中創軟件等頭部企業務實合作,在科技攻關、賦能產業、激發人才活力上精準發力。
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盧錫城教授介紹,2025年度獎項評選共收到33位有效候選人推薦材料,經過評審委員會多輪嚴格評議、優中選優,最終確定4位獲獎者。希望獲獎者繼續深耕科研領域,積極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企業發展和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中創軟件董事長兼總裁景新海在致辭中表示,中創軟件基金始終堅持“立獎為公,民主評議,優中選優,寧缺毋濫”的評選原則,如今已有30年的時間,而基金能取得如今的成果和影響力,離不開以徐家福教授和盧錫城教授為首的兩屆評審專家的無私奉獻以及對年輕人才的悉心扶持。
中創軟件基金辦公室主任程建平發布了第二十七屆中創軟件基金人才獎評選過程和評選結果。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賈曉紅研究員作為獲獎者代表發言,她提到,科技領域已成為大國競爭的核心戰場,這是時代賦予中國企業家和科技工作者的使命與擔當。“很有幸在CAD攻關的路上有中創軟件基金的支持,愿與中創軟件的企業家、技術工作者一起,為我們的軟件事業貢獻各自的智慧和力量。”
推薦單位代表南京大學計算機學院馬曉星院長認為,獎項集中體現了評審專家、軟件科學家、民族軟件企業家及歷屆獲獎者在學術前沿探索和民族軟件產業突破中自立自強、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凝聚著前輩學者生命不息、求索不止的奮斗精神,這種精神感召正是獎項最閃耀的光芒。
頒獎典禮后,第二十七屆獲獎者向與會專家匯報了自己的主要學術研究成果。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王睿伯研究員、東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邱鐵教授、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賈曉紅研究員、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黎銘教授分別圍繞各自研究領域,就天河超算系統軟件、工業物聯網智能組網及工業軟件、國產CAD幾何內核核心算法庫、軟件挖掘技術等前沿技術領域作了精彩的學術報告,分享前沿科研成果。在熱烈的掌聲中,第二十七屆中創軟件基金獲獎者學術報告會圓滿落下帷幕。

會后,基金評審委員會專家、到會的嘉賓與獲獎學者們共同參觀了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
主辦方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