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9日,在廣東省江門市舉行的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江門中微子實驗國際合作組物理分析負責人溫良劍在報告首個物理成果。
11月19日,中國牽頭的國際合作項目江門中微子實驗(JUNO)裝置在廣東省江門市發布了其建成后的首個物理成果:研究人員通過對今年8月26日至11月2日共59天有效數據的分析,測量出描述中微子振蕩的兩個參數,精度比此前實驗的最好記錄提高了1.5-1.8倍。這意味著其探測器關鍵性能指標全面達到或超越設計預期。
江門中微子實驗經過十余年的設計和建設,成為國際上首個建成的新一代超大規模、超高精度的中微子實驗裝置。

11月19日,在廣東省江門市舉行的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江門中微子實驗國際合作組物理分析負責人溫良劍在報告首個物理成果。

11月19日在廣東省江門市拍攝的發布會現場。

11月19日,在廣東省江門市舉行的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曹俊在主持發布會。

11月19日,在廣東省江門市舉行的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江門中微子實驗項目經理王貽芳在介紹項目情況。

11月1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江門中微子實驗項目經理王貽芳在實驗大廳向參觀者介紹項目情況。

11月18日,工人在江門中微子實驗大廳鋪設地墊,其頂上三層是繆子探測裝置。

在江門中微子實驗中心探測器有機玻璃球頂部拍攝的光電倍增管(2024年12月17日攝)。

2024年10月9日拍攝的建設中的江門中微子實驗中心探測器(拼接照片)。

11月18日在江門中微子實驗大廳拍攝的繆子探測裝置。

11月19日,科研人員在江門中微子實驗運行控制室監測探測器運行情況。

11月18日,工作人員在純水間監測超純水處理情況。

11月18日,科研人員在江門中微子實驗運行控制室監測探測器運行情況。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