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記者從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獲悉,該院腫瘤精準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錢程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Cancer》(JCR Q1區)上發表了一項突破性研究成果《高表達的癌前細胞重編程肝臟固有巨噬細胞以促進肝癌發生》,揭示了肝癌早期形成的新機制,并找到了可能的早期干預靶點,為肝癌早期干預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團隊發現,一個名為“MEF2D”的蛋白質在肝癌早期階段異常活躍,如同一個“壞開關”,能夠啟動正常肝細胞向癌前細胞的轉變。實驗證明,如果關閉這個“壞開關”,就能顯著抑制癌前病變和腫瘤的形成;反之,如果強行打開這個開關,正常肝細胞就會獲得形成腫瘤的能力。
更令人驚訝的是,研究團隊發現這些“變壞”的肝細胞還會影響周圍的免疫細胞——肝臟巨噬細胞(Kupffer細胞)。它們通過釋放信號物質,“策反”本應保護身體的免疫細胞,讓這些免疫細胞反過來幫助癌細胞生長。
“這就像幾個‘叛變’的肝細胞,成功‘策反’了原本負責守護肝臟的免疫‘衛士’。這些被策反的衛士不僅忘記了自己的職責,反而調轉槍口,為癌細胞‘保駕護航’。它們釋放的炎癥物質如同助燃劑,進一步加速更多肝細胞‘叛變’,加速肝細胞的癌變過程,形成惡性循環。”錢程形象地解釋道。
研究團隊進一步探索了打破這一惡性循環的方法。他們發現,一個名為“NRP1”的信號通路在這一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特異性抑制NRP1,可以阻斷免疫細胞被“策反”的過程,顯著降低肝臟炎癥和癌前病變數量。
這項研究的創新之處在于,它將肝癌研究的視角從“已形成的腫瘤”前移至“腫瘤如何開始形成”的階段,為肝癌高風險人群(如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早期干預提供了新思路。
錢程表示:“這就像我們不僅關心如何撲滅火災,更要去研究火種如何產生。基于這一研究成果,或許能開發出針對NRP1的預防性藥物,通過在癌前階段進行干預,有可能阻止肝癌的發生。”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