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華南農業大學主辦的“2025年智慧農業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國際研討會”在廣州黃埔區隆平院士港召開。來自中國、美國、德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希臘、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亞9個國家的200多位專家,以“發展智慧農業、推進農業新質生產力”為主題,圍繞智慧農業前沿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進行深入探討,為智慧農業發展提供新思路。會議還開展了智慧農業技術與裝備現場演示,舉行了華南農業大學與5地市的智慧農場技術合作協議簽訂儀式。

在為期2天的學術交流中,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柏連陽等中外學者做了32場學術報告。會議設置了產品展區,展示了智慧農業的感知傳感器、智慧決策平臺和精準作業裝備,田間作業現場展示了大田作物生產“耕、種、管、收”四個環節的20多種無人駕駛農機,包括水稻和蔬菜等不同作物,水田和旱地等不同土壤,耕種管收等不同作業環節,單機和多機等不同作業模式。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介紹,早在1996年,華南農業大學就開展了衛星定位技術在土壤耕作阻力測量中的應用研究,2006年研發成功中國第一臺無人駕駛水稻插秧機,2012年起在國內大面積推廣無人駕駛農業機械,成果“基于北斗的農業機械自動導航作業關鍵技術及應用”獲202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20年,團隊在廣東增城啟動建設了全球首個水稻無人農場,至2024年底,在國內16個?。ㄊ校﹩咏ㄔO了30多個智慧農場,包括水稻、小麥、玉米和花生等作物,實現了“耕、種、管、收”生產環節全覆蓋、機庫田間轉移作業全自動、自動避障異況停車保安全、作物生長過程實時全監控、智能決策精準作業全無人等五大功能,取得了顯著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會上獲悉,近十年來,我國智慧農業取得了快速發展,在數字化感知、智能化決策、精準化作業和智慧化管理四大關鍵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技術裝備研發、集成應用和示范推廣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大幅提升了我國農業智慧化水平,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引領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了關鍵技術與裝備支撐,為我國乃至全球智慧農業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活力。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