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康德波羅的海聯邦大學研究人員研制出一種新型復合材料,可用于修復受損骨骼,加速植骨患者康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研發用于修復受損骨組織的復合材料,使其性能最大程度接近人體骨骼,是當今醫學研究領域的一大難題。康德波羅的海聯邦大學研究人員在基于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材料聚醚醚酮生產的基質中,分別添加0.1%和1%羥基磷灰石(骨骼的主要礦物成分),形成一種2.5D支架復合材料。這種聚合物廣泛應用于顱頜面外科手術和脊柱節段手術。與剛度遠高于骨骼的金屬不同,聚合物復合材料的力學特性與骨組織接近。
由這類復合材料制成的2.5D支架(基質)能將活性成分充分浸潤到再生骨組織中,從而賦予其額外的生物活性和再生能力。這意味著植入材料更容易被人體接受,且排異反應最小。這樣一來,開發具有特定性能的復合材料就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新型骨骼工程復合材料應結合多種成分,以彌補彼此的不足,這樣才能生產出具有所需性能的材料。
機械性能測試表明,添加1%濃度的羥基磷灰石會導致相對伸長率降低,但強度和細胞存活率提高。這種復合材料的力學和生物學性能可使由這些材料制成的2.5D支架輕松植入骨缺損部位以進行重建。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