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一期《科學》雜志報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在“魔角”扭轉三層石墨烯(MATTG)中首次直接觀測到非常規超導性的關鍵證據,為實現室溫超導這一目標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室溫超導在接近室溫條件下仍能工作。如能實現,那么零能耗輸電電纜、高效電網乃至實用量子計算系統等新技術將成為現實。科學家正致力于研究非常規超導體,這類材料的電子配對方式與傳統理論不同,可能在更高溫度下保持超導特性,魔角石墨烯便是其中代表。
2018年,麻省理工學院團隊首次在實驗中制備出魔角雙層石墨烯,發現其展現出非凡的量子特性,由此催生了“扭角電子學”這一全新研究領域。MATTG由三層原子薄的石墨烯堆疊而成,并以特定的魔角扭轉,從而展現出一系列奇異的量子特性。此前研究曾發現MATTG表現出一些異常電子行為,但缺乏直接證據證明其為非常規超導體。
團隊此次利用新開發的實驗平臺,將電子隧穿測量與電輸運測試結合,在同一器件中同時觀測超導能隙與零電阻特征。實驗在接近絕對零度的條件下進行,結果顯示,只有當材料呈現零電阻,即進入超導狀態時,才會出現明顯的“超導隧穿能隙”。
進一步的溫度與磁場測試顯示,該能隙具有獨特的“V”形曲線,而常規超導體通常呈現平滑、對稱的形態。這種差異表明,MATTG中的電子配對方式與傳統超導體完全不同,這意味著其超導機制必然不同于傳統類型。研究人員認為,這種電子緊密結合的特征,可能源于強電子相互作用,而非傳統的晶格振動機制,這對于未來實現室溫超導至關重要。
新平臺能實時觀測二維材料中超導能隙的形成與演化,為研究不同體系中的電子配對機制提供了新的實驗手段。下一步,團隊將利用該平臺探索更多二維扭轉結構和材料,有望揭示電子配對與量子態競爭的本質,為設計新型高效超導體和量子計算材料提供思路。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