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2025全球計算大會在廣東深圳舉辦。大會以“筑新基·賦新能,擁抱AI新機遇”為主題,旨在全方位搭建技術交流、成果展示與產業合作的高端平臺。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二級巡視員吳國綱說,計算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根基,其戰略性、基礎性地位日益凸顯,是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支柱。
該大會由全球計算聯盟主辦,含1場主論壇、7場分論壇、1個年度主題展。
全球計算聯盟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表示,開放協作是信息技術產業與生俱來的基因,也是破解發展瓶頸、實現全球共贏的必然路徑。

據悉,全球計算聯盟目前已構建6大產業發展委員會與6個專業委員會,累計發布15項產業報告、20余項團體標準、30余項測評項目等,并推動HiFloat低精度數據格式聯創與標準化。
全球計算聯盟理事長、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金海介紹,2026年,聯盟將重點打造Open AI Infra開放社區、推進超節點產業共識、主導HiFloat標準化等工作,致力于成為國際知名的計算產業發展平臺。
大會設置“產業趨勢與熱點技術”“場景落地與生態共建”部分,歐洲科學院院士托斯頓·赫夫勒、中國互聯網協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邵廣祿、華為昇騰計算業務總裁張迪煊等多名專家學者與企業代表按議程次第分享前沿洞見,碰撞思想火花。
當日大會現場,算力網產業發展委員會、具身智能產業發展委員會、CloudDevice專業委員會及Open AI Infra社區共4家全球計算聯盟分支機構正式授牌成立;《全球算力十大趨勢(2026)》等系列國際成果同步發布。

“智算產業雖興旺,但存在超大規模互聯、海量數據處理、高能耗和高密度機房設計、集群高可用和易運維等挑戰。”全球計算聯盟智能計算產業發展委員會副秘書長黃還青表示,目前針對4個挑戰推進的5個產業專項均取得實質性進展,未來將持續推進該工作,促進研究到商業閉環。
此外,全球計算聯盟各分支機構集中發布年度標準與白皮書,涵蓋智算、高性能計算、綠色計算等多個關鍵技術領域;《2025年度全球計算產業應用案例集GMVPS》發布,集中展現計算技術在金融、通信、能源、醫療、政務等行業的創新應用成果。
(主辦方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