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衡陽建湘工業文化街區1.5萬平方米的展區,仿佛走進一個由“精度”構筑的未來世界。230多家頂尖單位攜近千種“高精尖”儀器聯袂登場,5大主題板塊交織出一幅計量賦能千行百業的生動畫卷。
國家級的“科研重器”在這里揭開面紗: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的超聲顯微鏡能洞察材料內部的微小瑕疵;國家電網的智慧電網系統正實時演示著如何精準調度,守護用電安全;航空航天領域的專業機構,則展示了他們用于“上天入地”的尖端計量成果。
與此同時,前沿科技的互動體驗讓人目不暇接:從神秘莫測的量子計算到明察秋毫的工業CT,從精密無比的分析儀器到能與你自如互動的人形機器人……這一切并非科幻電影場景,而是第二屆計量儀器裝備展上的真實呈現。在這里,計量不再是枯燥的數據,而是可感、可知、可互動的硬核科技,直觀地揭示出它作為產業“神經”與“眼睛”的強大力量。
“工業風”邂逅“高精尖”
一場跨越時空的計量對話
“只有測得出才能造得出,只有測得準才能造得精。”中國計量協會理事長吳方迪在媒體見面會上道出了計量的基石作用。與首屆相比,本屆展會規模顯著提升,匯聚了計量領域的頂尖機構與龍頭企業。
獨具匠心的是展會選址——衡陽建湘工業文化街區。斑駁的紅磚墻與高聳的工業煙囪被改造為“煙囪溫度計”“時空沙漏”等計量主題標識,與現代精密儀器相映成趣。衡陽國投集團董事長蔣華平形容此為“跨越世紀的對話”:“1958年的工業風貌與2025年的前沿計量科技在此交融,這不僅是對工業歷史的致敬,更是中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生動縮影。”
這不僅是一場展覽,更是一次計量與城市血脈的深度融合。吳方迪指出,本屆展會核心亮點在于“富有計量特色”與“突出創新引領”。衡陽,這座老工業基地,正以智能衡器計量產業為突破口,借助展會契機,打造產業新名片。中國計量協會與衡陽智能衡器計量產業園的簽約合作,更為區域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新裝備競相亮相
從微觀粒子到宏觀重力的精度極限
展館內,一批代表國內乃至國際先進水平的計量新裝備集中亮相,彰顯了中國在關鍵測量技術上的突破。
在超精密測量領域,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帶來的超薄無線測溫晶圓堪稱“芯片制造的溫度守護神”。該院博士位恒政介紹,這款首臺套產品融合了量子點與石墨烯等前沿材料,實現了亞微米級厚度下的非接觸式測溫,分辨率高達0.01℃。“它將溫度基準直接嵌入晶圓電路,能實時監控光刻過程中的溫度均勻性,對提升高端芯片良率至關重要。”
在大力值測量方面,湖南省計量檢測研究院展出的220kNm復合式扭矩標準機解決了大型裝備的“力量校準”難題。該院副院長陳紅江表示,這臺“大國重器”首創參考傳感器無縫切換技術,準確度達到0.05%,量程覆蓋2kNm至220kNm,“以往像高鐵驅動系統、風力發電機組主軸這樣的大扭矩測量需送國外,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完成高精度溯源,打破了國外壟斷。”
航空工業集團北京長城計量測試技術研究所帶來的量子絕對重力儀則將測量精度推向微伽級別(小數點后9位)。技術員陳天翼手提僅桶裝水大小的探頭介紹:“它內部無機械運動部件,便于流動測量,已應用于地震監測和地質勘探。未來還有望為無源重力導航提供支撐,國產化率的不斷提升確保了國家戰略領域的安全可控。”
新技術賦能百業
測量驅動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計量技術的突破,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賦能千行百業。
在能源領域,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展示了其在量子計量、雙模通信等方面的前沿應用。公司三級顧問杜新綱表示:“精準計量是電網安全與市場公平的生命線。我們正推動計量技術從傳統感知向智能診斷演進,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筑牢根基。”
在質量檢測領域,海克斯康的工業X射線解決方案為工業品裝上了“透視眼”。方案顧問吳冠強演示了如何通過CT掃描,對復雜結構件進行無損檢測,“內部裂縫、材料密度、尺寸偏差一目了然,讓‘不可見’的質量缺陷無處遁形,服務于航空航天、增材制造等多個行業。”
在氫能這一新興賽道,中國汽研自主研發的氫燃料電池測試裝備格外引人注目。研發人員李在春指出,其測試臺架實現了零部件國產化率超90%,通過搭建多物理量解耦模型,實現對流量、壓力、露點、溫度等參數的快速、精準控制,解決了“測不準、測不快”的行業痛點,“最大溫度升降速率可達10℃/min,穩態控制精度≤0.5℃,滿足了燃料電池發動機苛刻的測試需求,已服務多家行業龍頭企業。”
威勝信息則將其在計量領域的積累延伸至智慧水務。總裁李先懷展示了如何通過先進的智能計量與大數據分析,構建從水源到用戶的一體化智慧平臺,實現管網漏損的精準定位與水資源高效配置。
新生態加速形成
協同創新鑄就產業新高地
展會不僅是展示的窗口,更是資源對接、思想碰撞的平臺。密集舉辦的計量新產品新技術發布會、專業報告會、產業對接會,凸顯了計量生態的繁榮。
衡陽智能衡器計量產業園的發展是這一生態的縮影。產業園董事長曠詩秦介紹,園區“一區兩基地”格局已初步形成,引進企業36家,簽約船山時間谷基地企業144家。“我們正努力打造一流的計量產業園,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從國家層面到地方政府,支持政策持續加碼。市場監管總局的“國九條”、湖南省的“省十條”為計量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智能衡器計量產業子基金的獲批更是注入了金融活水。
從傳統工業基地的煥新,到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崛起,再到未來產業的孕育,精準計量如同無聲的根基,支撐著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智造的偉大跨越。本屆計量儀器裝備展,以其豐碩的創新成果和深刻的產業洞察,清晰地勾勒出: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征程中,計量,這門古老而精密的科學,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成為中國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硬核力量。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