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市的戈壁灘上,巨型白色罐體非常搶眼。罐體內,零下194℃的極寒環境中,能量正以液態空氣的形式靜靜“蟄伏”。

這里便是進入最后調試階段的中國綠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打造的全球最大液態空氣儲能示范項目——青海省6萬千瓦/60萬千瓦時液態(化)空氣儲能示范項目。這個被工程師們稱為“超級空氣充電寶”的巨無霸,正悄然完成著電能“時空轉移”的魔法,成為我國液化空氣儲能領域的新標桿。
破冰:高原上的技術攻堅戰
2022年1月,青海省“揭榜掛帥”新型儲能項目發榜,液態空氣儲能這一前沿技術成為攻堅焦點。彼時,這項技術在國內尚屬空白,國際上也僅有少數國家處于探索階段,高原規模化應用更無先例可循。
中國綠發與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組建聯合團隊,一場針對技術瓶頸的攻堅戰正式打響。團隊歷經無數次試驗,終于突破深低溫梯級蓄冷技術瓶頸,研發出常壓低溫存儲系統,成功解決了空氣存儲和恒壓釋放的核心難題。
2023年7月1日,項目正式開工建設。作為建設單位,中國綠發青海分公司與技術攻堅團隊克服高原環境帶來的重重挑戰,將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七項國際創新技術融入工程實踐,成功實現液化空氣儲能技術從百千瓦級到萬千瓦級的規?;黄啤?/p>
中國綠發青海分公司液化空氣儲能項目部副經理姜宇告訴記者,目前,項目基建及設備安裝已完成,進入緊張調試階段,其全國產化設備配置,標志著我國在該領域徹底擺脫了對外依賴。
該項目躋身國家能源局新型儲能示范項目和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名單,今年還成功入選中關村論壇十項重大科技成果。
魔法:零下194℃的“儲電密碼”
在該項目中控室的大屏幕前,中國綠發青海省液化空氣儲能項目部技術專工錢亞東說:“這個項目的核心,就是讓空氣在極寒中‘變身’儲能載體?!?/p>

據悉,這套總功率6萬千瓦、儲能容量60萬千瓦時的系統,運作原理看似簡單卻暗藏精密玄機。電網低谷時段,多余電能驅動壓縮機運轉,凈化后的空氣被壓縮成高壓高溫氣體,經冷卻后送入冷箱液化,最終儲存在常壓低溫儲罐中,而壓縮過程中產生的熱能則被回收存儲在高壓球罐內;用電高峰來臨時,液態空氣經加壓氣化,在蓄冷介質和回收熱能的雙重加熱下,形成高壓高溫氣體驅動膨脹機發電,實現“谷電峰用”的完美閉環。
液態空氣的密度是常溫氣態空氣的750倍,卻能在常壓下安全存儲。這項技術不僅解決了傳統儲能密度低、安全性差的痛點,更具備清潔低碳的突出優勢——運行工質就是空氣,全程無二氧化碳及污染物排放,設備壽命長且不受地理條件限制,在戈壁、高原等極端環境下均可穩定運行。
作為目前全球在建規模最大的液態空氣儲能項目,其建成后將創下發電功率和儲能規模兩項世界第一。單次儲能可連續放電10小時,輸送60萬度清潔電能,全年輸電量約達1.8億度,足以滿足3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而配套建設的25萬千瓦光伏項目,更讓這個“充電寶”擁有了綠色能源自給能力。
就像新能源發電的“穩定器”,在光伏大發的白天,多余電能被儲存起來;夜晚用電高峰時,液態空氣“釋放能量”,有效破解了可再生能源“棄風棄光”和電網供需失衡的難題。
這項技術為“沙戈荒”地區新能源基地建設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也為全球新型儲能產業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