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萊斯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反應器,可將廢舊電池中的鋰高效轉化為高純度氫氧化鋰,為鋰資源回收開辟了一條更清潔、更經濟的路徑。相關成果發表于新一期《焦耳》雜志。

隨著電動汽車在全球快速普及,報廢電池數量激增,正成為一大環境挑戰。傳統回收方法不僅能耗高、流程復雜,且通常只能產出碳酸鋰,需進一步加工才能轉化為電池制造所需的氫氧化鋰。
新研發的電化學反應器,通過再充電方式誘導廢棄陰極中的鋰離子進入水中,與氫氧化物結合,直接生成高純度氫氧化鋰,大幅簡化了回收流程。
該反應器結構緊湊,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將裝置縮小至20平方厘米,并連續運行1000小時,處理了57克工業黑色廢料。測試結果顯示,回收的氫氧化鋰純度超過99%,可直接用于新電池生產,平均回收率接近90%。
在能耗方面,該技術也表現優異:一種模式下,每千克廢料僅消耗103千焦能量,遠低于傳統酸浸工藝;另一種模式也僅消耗536千焦。此外,該方法適用于多種電池類型,包括磷酸鐵鋰、鋰錳氧化物和鎳錳鈷材料。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甚至能直接處理附著在鋁箔上的完整磷酸鐵鋰電極,且無需刮除或預處理。
團隊強調,直接產出高純度氫氧化鋰不僅減少了加工步驟和廢棄物,也增強了供應鏈韌性。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