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自然資源部公布一項重大找礦成果,遼寧地礦集團在遼東地區成功探明國內首個千噸級、低品位超大型金礦床——大東溝金礦,共探明金金屬量1444.49噸,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現的規模最大單體金礦床。
據了解,該金礦床找礦線索于1989年首次發現,在2009年和2014年的普查找礦工作中取得階段性進展。2023年12月,遼寧省地質勘探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遼寧地礦集團”)取得“遼寧省蓋州市大東溝金礦普查探礦權”(以下簡稱“大東溝金礦”),創新實施“普詳勘一體化”勘查模式,統籌組織18家生產與科研單位開展“大會戰”。施工高峰期間,現場45臺鉆機同時運行,近千名工作人員協同作業,構建了多層級協同與全流程閉環管理體系,形成“戰略決策—專業執行—技術支撐”的高效運行機制。其間,勘探團隊首次在千枚巖地區成功安裝變頻裝置,實現基于巖性硬度鉆速與壓力的動態調控,有效控制鉆探偏斜;全面應用三維建模技術展示礦體賦存狀態,采用地質統計學方法估算資源量,經傳統幾何法驗證,確保估算結果真實可靠。

大東溝金礦鉆探工程施工現場。自然資源部供圖
歷經15個月,遼寧地礦集團累計投入資金近2億元,完成219個鉆孔,機械巖心鉆探進尺達13.67萬米,于2025年6月30日全面完成野外工作、8月19日提交《遼寧省蓋州市大東溝礦區34-39勘查線金礦勘探報告》,開創國內“短周期、高質量”的金礦勘查先河。

大東溝金礦鉆探工程施工現場。自然資源部供圖
9月15日,勘探報告經遼寧省自然資源廳評審備案:全區-720米標高以上共探明金礦石量25.86億噸、金金屬量1444.49噸,平均品位0.56克/噸;礦體賦存于-913.06米~115.08米標高之間,最大走向長度3128米,最大斜深1250米,平均厚度263.35米,最厚處達513.49米。
據介紹,該金礦邊界品位為0.25克/噸,是繼華北陸塊北緣西段成礦帶大型露天開采礦山(邊界品位0.28克/噸)和已采完的浙西—閩西成礦帶大型露天礦山(邊界品位0.2克/噸以下)之后的又一超大型低品位露天金礦。目前,該礦已通過了開發利用經濟性論證,預期效益良好。
大東溝金礦勘探項目為遼寧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點項目。項目實施不僅進一步夯實了國家黃金資源戰略儲備,也為原有資源基地深部及外圍找礦提供了成功范例,豐富了金礦成礦理論,對打造遼東世界級黃金產業基地、服務東北全面振興具有重大意義。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