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紫蘇產業科技發展大會在廣州中醫藥大學舉行。大會以“協同紫蘇產業科技 激發全產業鏈活力”為主題,匯聚全國紫蘇主產區政府代表、高校科研院所專家以及100余家龍頭企業高管,共商紫蘇全產業鏈創新發展大計,為傳統藥食同源產業現代化升級注入科技動能。

廣州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陳文鋒為全國中醫藥科技成果創新發展聯盟紫蘇產業科技專委會授牌,與廣東省中醫藥局副局長柯忠共同為理事單位授牌,標志著我國紫蘇產業跨區域、跨領域協同創新的全國性平臺正式成立。該專委會將整合華中、東北、西南三大主產區資源優勢,打通“種植—研發—加工—應用”全產業鏈協作壁壘,聚焦技術攻關、成果轉化、標準制定等七大核心任務,推動紫蘇產業從分散發展向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高質量發展轉型,為行業發展樹立新標桿。
廣州中醫藥大學校長王宏斌在致辭中指出,紫蘇作為承載中醫藥傳統智慧的藥食同源瑰寶,在現代科技賦能下已成為鏈接傳統醫藥與大健康產業的重要載體。學校深耕紫蘇種質資源評價、規范化種植、高值產品開發等全鏈條研究,通過知識產權作價入股模式加速成果轉化,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區位優勢,正全力構建紫蘇產業現代化、國際化發展生態。
參會代表表示,將以大會為契機深化校地協同,推動紫蘇產業成為鄉村振興與區域產業升級的核心支柱,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成都中醫藥大學首席教授陳士林以《藥食同源中藥材發展新技術及新策略》為題作報告,從基因組學、分子育種、功效物質深度挖掘等前沿領域,為紫蘇產業科技升級提供智庫支撐。其團隊提出的“科技賦能傳統藥材現代化”理念,為紫蘇從傳統藥食同源植物向高附加值產業轉化提供了科學路徑。
國家特色油料產業技術體系首任首席科學家張海洋、廣州中醫藥大學海南醫院黨委書記袁勇等專家,分別圍繞“特色油料藥食深度融合戰略”“傷寒論理論指導紫蘇產品創新開發”等主題分享成果,從產業戰略布局、臨床應用拓展、核心技術突破等多維度為紫蘇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智慧動能。
青年論壇上,全國青年科研工作者聚焦紫蘇種質資源創新、分子機制解析、區域適配性種植等細分領域的創新探索,展現了產業創新的新生力量與未來潛力。
大會現場共簽約10個項目,涵蓋紫蘇高值產品開發、區域公共品牌構建、深加工核心技術合作、科研聯合攻關等多個領域。廣州中醫藥大學與湖北陽新、黑龍江樺南、重慶彭水等主產區政府達成校地戰略合作,多家龍頭企業與科研機構開展紫蘇功效物質高效提取、國際化產品培育等聯合攻關。
據悉,廣州中醫藥大學正積極對接產業需求,通過產教融合、學科專業調整、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等路徑,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發揮中醫藥專業優勢,探索以單一中藥材為主題、縱深整合產業鏈資源的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創新模式,共同提升中藥材質量與產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此次大會的召開,搭建了紫蘇產業科技交流與資源對接的共享平臺。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