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至16日,第七屆隧道掘進機工程技術研討會在湖北宜昌召開。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副監事長楊曉杰,中國南水北調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黃愛國,江漢水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于濤出席會議并致辭。

本屆大會以“復雜地質條件下深埋長大隧洞工程建設關鍵技術挑戰與創新”為主題,來自水利、交通、礦山、市政等領域的隧道掘進機工程專家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共聚一堂,深入研討,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為引江補漢工程建設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持,共同推動隧道掘進機工程的創新與發展。
楊曉杰在開幕式上表示,本次研討會聚焦于服務國家水網主骨架建設的標志性工程——引江補漢工程。該工程面臨的超長洞線、超大埋深、復雜地質等世界級挑戰,對TBM設計制造、智能掘進、災害防控等技術提出了極高要求。此次會議在引江補漢工程建設的關鍵時期召開,必將有力推動TBM工程技術瓶頸的突破,為引江補漢這一世紀工程的順利實施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同時也將為我國未來更長、更深、更復雜的地下空間開發積累寶貴經驗。
黃愛國在致辭中表示,引江補漢工程是南水北調后續工程的首個開工項目,是完善國家“四橫三縱”水網主骨架的標志性工程,承載著優化水資源配置、保障國家水安全的重大使命。工程從長江三峽庫區引水至漢江丹江口水庫,輸水總干線長達194.7公里,施工周期長、技術難度極大。中國南水北調集團將全力搭建科研創新服務平臺,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共同推動我國隧道掘進機工程技術邁向更高水平,為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貢獻力量。
于濤表示,作為項目法人單位,江漢水網公司希望通過此次高水平的技術交流與思想碰撞,匯聚全國頂尖智慧,為破解工程技術難題提供強力智力支持,助力將引江補漢工程打造成為安全可靠、技術創新的精品工程。
本屆大會以主論壇和分論壇形式開展,聚焦重大隧洞掘進工程、深埋長大隧洞安全高效掘進新裝備新技術新材料、不良地質超前探測與災害防控、智能建造及信息化建設等前沿議題。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祖煜、中國工程院院士杜彥良分別作了《地下水位回升條件下的軌道交通安全防控》《關于超長跨海隧道TBM施工面臨挑戰與關鍵技術的思考》的特邀報告,48位專家通過主旨報告全方位展示了我國在隧道掘進機工程技術方面取得的創新成果。
大會期間,與會代表深入三峽壩區、引江補漢工程考察,在引江補漢工程土建2標施工現場觀摩“江漢平安號”TBM,就攻克深埋長大隧洞軟巖變形、超硬巖等極端不良地質的各項攻堅成果及經驗進行了交流。
本屆大會由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指導,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隧道掘進機工程應用分會、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江漢水網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主辦。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