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記者走進位于合肥市瑤海區的長三角數字科技示范園,來到合肥市具身智能機器人數據采集訓練場。在這里,數十臺人形機器人有的在模擬的工業生產線上進行搬運分揀訓練,有的在模擬商超環境中為顧客提供導覽服務,有的在模擬家庭廚房中協助完成備餐任務。
“這個被譽為安徽首家‘機器人大學’的訓練場,是合肥智能機器人公共服務平臺的核心板塊,構建起‘場景—數據—算法—生態’四維聯動的機器人訓練體系。”中共瑤海區委書記童友好告訴記者,通過布局100多臺異構智能機器人集群,已經能夠滿足機器人從產品生產、測試訓練到數據收集、產品迭代的全生命周期需求。

今年8月,中國機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賽人形機器人專項賽全國決賽在合肥瑤海圓滿落幕。匯聚了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全國百余所高校、200余支頂尖隊伍的技術盛宴,展示了我國在人形機器人前沿技術領域的最新突破。
在瑤海工業展館中,一段段輝煌的工業發展史揭示了這片土地深厚的制造基因。這些曾在新中國工業史上留下無數個全國第一、全省第一、全市第一的工廠,均坐落于瑤海區。盡管傳統制造業隨時代變遷逐步轉型,但敢為人先、務實創新的精神為當前瑤海區布局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奠定了根基。憑借著高能級平臺,瑤海區集聚了一批優質企業。目前,瑤海區已招引樂聚機器人、史河機器人等一批產業鏈優質企業。
成立于2016年的樂聚機器人,2023年發布國內首款可跳躍、可適應多地形行走的開源鴻蒙人形機器人KUAVO(夸父)。2024年,企業獲評人工智能領域最高榮譽“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是唯一一家入圍的人形機器人企業。“瑤海工業底蘊深厚,我們落戶后,無論是當地完善的產業生態還是有力的人才輸送,都推動著公司快速做大做強。”該企業負責人任廣杰表示。
同樣落戶在瑤海的史河機器人,致力于為高校、科研單位提供開源移動機器人、復合機器人、具身智能開發平臺和機器人實驗室建設方案,積累了包括高精度室內外定位導航、移動抓取、遠程操控等在內的多項核心技術。“我們現在做的是具身智能的核心數據采集,能夠幫助機器人具備‘感知世界—自主決策—動手執行’的閉環能力。”史河機器人技術人員胡娟告訴記者。
今年秋季,瑤海企業信和航遙與國內衛星領域頭部企業長光衛星聯合研制的“瑤海科創號”高分辨率光學遙感衛星即將發射,技術指標躋身國內外先進水平。“這是瑤海進軍空天信息產業、布局未來賽道的重要一步。”童友好表示,瑤海區推動科創資源整合,組建瑤海科創集團,依托“中國網谷”、長三角數字科技示范園、合肥物聯網產業園、長三角科技戰略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級載體,圍繞裝備制造及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氫能)、智能機器人(低空經濟)等產業方向,加強產業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為高質量發展賦能增效。
產業集群效應之下,瑤海已成為越來越多高新技術產業的首選棲息地。從芯片產業的鍵合絲,到顯示產業的高亮屏,從AI大模型的應用整合,為智能飛行賦能的高分辨率紅外之眼,到領航低碳經濟的高導熱性微熱管陣列材料……越來越多高精尖產品和專精特新企業匯聚在瑤海區。

“目前我們所在的訓練場已開展10余個具體生產場景的數據采集和訓練驗證工作,真正構建起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多方共贏的產業生態。”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合肥)機器人事業部孫丹丹表示,瑤海的“機器人大學”正計劃擴招,面向全國征招20余家本體企業、超100臺機器人,同時開訓30個以上細分場景,推動更多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工廠、商場和家庭。
根據規劃,到2026年,合肥將建成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產業規模突破100億元。
(中共瑤海區委宣傳部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