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在深圳舉辦的2025海事可持續發展交流大會上,兩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航運研究成果——《達思科(DASC)航運指數報告(2025)》與《海上絲路國際航運中心高質量發展評價報告(2025)》發布。兩份報告從動態數據監測與綜合發展評價兩個維度,為中國及全球航運業的綠色化、智能化轉型提供了重要參考與決策支撐。其中,《達思科(DASC)航運指數報告(2025)》是我國發布的首套自主航運指數,達思科指數體系的推出,標志著中國在核心航運數據工具上實現國產化突破,有望打破長期由國際機構主導的數據壟斷格局,為中國航運業參與全球競爭、爭取國際定價話語權裝上“最強大腦”。

“指數基于航運、大宗商品、貿易、金融衍生品等多源多模態大數據構建。”大連海事大學教授、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研究院副院長隋聰現場解讀稱,指數涵蓋營運運力、船舶估值、市場情緒、海運風險、大宗貿易等數十個細分維度,可立體化、高精度呈現航運市場時空運行規律。
該指數基于航運、大宗商品、貿易、金融衍生品等多源多模態大數據構建,涵蓋營運運力、船舶估值、市場情緒、海運風險、大宗貿易等數十個細分維度,可立體化、高精度呈現航運市場時空運行規律。其中,營運運力指數作為“實時雷達”,精準追蹤運力供給與貨運需求的動態博弈,2025年4月以來中國集裝箱船隊活躍度創下階段新高;海運風險指數則通過分析全球179萬篇新聞報道,從七個維度構建“風險感知神經網絡”,有效預警地緣政治、自然災害等多類風險。
同時,《海上絲路國際航運中心高質量發展評價報告(2025)》沿用了2024年度成熟的十大維度指標體系,涵蓋10個一級指標和54個二級指標,對海絲之路沿線34個代表性航運中心進行評估。本報告數據綜合權威統計與全球專家洞察。報告從港口運營、航運服務、海事技術、綠色化、數智化等十大維度對34個海絲沿線航運中心進行評估。
兩項報告的發布,為全球航運市場提供了全新的分析工具與發展坐標。DASC指數為中國航運業裝上“數據引擎”,國際航運中心評價則印證了中國在全球航運網絡中日益提升的影響力。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