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架無人機載著10公斤重的血漿恒溫箱從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中心血站起飛。飛機爬升到170米高度后飛行30多公里,到達位于鄂爾多斯東勝區的中醫醫院頂樓起降點,全程用時20分鐘。
這是鄂爾多斯市低空產業的應用場景之一。如今,鄂爾多斯正推動低空產業向著“造得出、飛得起、應用廣、業態優”的方向發展。
優化布局 構建低空生態
目前,鄂爾多斯市域范圍內獲批飛行空域24塊,累計空域面積7.5萬平方公里,年可飛天數不少于300天。各類試驗飛行、航校訓練、短途運輸、觀光旅游等低空相關項目相繼在鄂爾多斯鋪開。
鄂爾多斯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鄂爾多斯機場集團”)是鄂爾多斯布局低空產業的代表性單位之一。“鄂爾多斯機場集團成立了低空經濟開發有限公司,開始在低空基礎設施建設、飛行服務保障、生態場景應用等方面進行探索和實踐。”鄂爾多斯機場集團副總經理劉波告訴記者。
聚焦“小機型、小航線、小航程”的通用航空運輸,鄂爾多斯機場集團大力發展短途運輸業務,積極融入民航“干支通 全網聯”航線網絡,已累計開通6條短途運輸航線。
此外,鄂爾多斯機場集團目前已擁有1個支線運輸機場,建成3個A1級通用機場,布局4個低空飛行活躍區域,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通信、導航、情報、氣象、監視保障體系,為構建低空經濟創新生態奠定了基礎。
鄂爾多斯市發展改革委經協科科長王正中說:“為給低空經濟發展提供制度保障,依據國家和自治區的相關政策方案,鄂爾多斯市建立了統籌推動低空經濟工作協調機制,確定了44項年度重點任務。鄂爾多斯市促進低空經濟與傳統化工、新材料、能源、裝備、汽車等產業融合發展,從低空飛行器制造、低空服務培育、低空應用場景拓展三方面優化產業布局。”
構筑平臺 發展優勢產業
目前,鄂爾多斯市低空經濟正從農林植保、電力巡檢等傳統通航領域擴展,已在空中游覽、航空運動、醫療救護等新興業態中得到應用。
在行業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打造能夠服務低空產業安全有序運轉的基礎保障平臺顯得尤為重要。
在鄂爾多斯機場塔臺內,一個集飛行計劃、飛行審批、低空氣象、低空監視等功能于一體的低空智能網聯中心正在高效運行。
“低空智能網聯中心由自治區級A類飛行服務站、無人機管控和航空應急救援三個平臺組成。”鄂爾多斯低空經濟開發有限公司機場運行部負責人武威告訴記者,在擁有比較牢固的產業基礎后,全市根據不同旗區區位優勢和空域資源特點,依托低空智能網聯中心制定了通航產業發展策略,并積極引入相關產業。
得益于低空智能網聯中心的運行,一個個低空產業項目相繼落地鄂爾多斯,為全市低空產業發展按下加速鍵。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通用機場吸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進駐,為其提供科研測試的空域和地面保障服務,同時承接順豐大型無人機載貨試飛任務;融通安防國際無人機基地入駐鄂托克旗通用機場;廣州天海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無人機組裝、測試、驗證飛行項目落地鄂托克旗通用機場;鄂托克前旗機場啟動空中游覽項目與熱氣球自由飛活動……
集成要素 拓展應用場景
為支撐低空經濟發展,鄂爾多斯相關單位積極集聚創新要素,增強產業創新活力。
8月底,內蒙古自治區“科技突圍”工程低空經濟點位專項“低空運載技術中試基地建設中的設計、測試、優化技術體系研究”項目在鄂爾多斯啟動。
該項目由鄂爾多斯機場集團牽頭,聯合江南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大道空天高新科技(內蒙古)有限公司等6家單位,以打造“全國設備最齊全、功能最完備、技術水平最高”的低空運載技術中試服務體系為目標,為區域低空經濟產業鏈提供堅實技術支撐。
產業發展離不開人才。著眼低空產業發展,鄂爾多斯職業技術學院調整了專業設置。該學院大飛機學院負責人楊學文說:“低空工程和飛行器運維這兩個本科專業今年首次招生。兩個專業的辦學目標是培養國產民機運維、低空空域規劃管理以及無人機和地面服務站的運行維護專業人才。”
該學院有9名教師持有民航局民航維修人員(TA)執照,配有實訓飛機兩架以及航空器基本維修技能、無人機裝調配、航空發動機等實驗實訓平臺,專業師資力量及辦學實力雄厚。
通過項目招引等方式,鄂爾多斯為低空經濟發展引入資金。今年,鄂爾多斯全市對接低空科創型招商引資項目21個,其中大道智能低空飛行器設計制造與應用項目、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低空+試飛”項目、浙江比翼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已落地。
同時,為了讓社會各界了解低空經濟概念與應用,鄂爾多斯機場集團先后建立和開放航空器維修基地、天驕航空培訓基地、民航科普基地,并開展民航科普培訓和夏令營活動。該集團利用通用機場拓展固定翼無人機測試、飛機維修、航線網絡等相關業務,推動“低空+文旅”“低空+培訓”深度融合。
從空域資源到機場體系,從政策支撐到要素保障,從科技創新到產業融合,鄂爾多斯市正向著構建低空產業生態、打造西部領先的區域航空集群的目標邁進。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