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中共天津市委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市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全會審議通過《中共天津市委關于制定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天津市委研究室主任趙前苗表示,《建議》強調堅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一起抓,以智能科技、生命科技、綠色低碳科技為引領,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高水平建設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
《建議》具體部署了7項任務:一是著眼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增強科技創新策源能力,積極爭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在津布局,堅持“四個面向”凝練重大科研項目,實施重大科技任務,在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取得新突破,加強基礎研究戰略性、前瞻性、體系化布局,產出更多原創成果。
二是著眼構筑人才競爭優勢,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支持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全面發展,加快推動市屬高校“雙一流”建設和特色化發展,加快布局急需學科專業,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強化科研機構、創新平臺、企業、科技計劃人才集聚培養功能,聚焦主導產業加強人才政策供給,開展“組團式”人才服務,優化人才工作創新生態。
三是著眼提高科技成果轉化質效,加強科創園區建設,以天開高教科創園為重點高質量推進科創園區建設,全面提升園區政務、科創、金融、商務和知識服務水平,加大企業梯度培育力度,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支持自主創新產品開拓市場,擴大科技開放合作。
四是著眼穩住制造業基本盤,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傳統產業提質升級和數智化轉型,增強石化、汽車、裝備制造、冶金等產業競爭力,推動信創、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循環經濟等新興產業成長為支柱產業,推動生物制造、低維材料、腦機接口、具身智能、智算超算、氫能及新型儲能等未來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五是著眼做強生產性服務業,縱深推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強化服務業賦能制造業發展,聚焦重點環節分領域推進科技服務、信息服務、航運服務、商務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推動制造業向服務環節延伸,發展服務型制造。
六是著眼推動產業成龍配套、成鏈成群,壯大優勢特色產業鏈群,深化重點產業鏈建設,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應用、綠色石化、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循環經濟為重點,培育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強化產業發展規劃和各類產業園區統籌管理。
七是著眼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建設數字天津,深入推進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統籌推動數據、算力、行業模型發展,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業態,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完善賦能千行百業政策措施,加快形成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新形態。
趙前苗表示,天津將創新工作招法,健全工作機制,促進產學研融通創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不斷壯大主導產業,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優化經濟結構、產業結構,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