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實時監測環境并做出預警乃至給出分析的巡檢機器人;可扮演“多科學教師”,輔導作業乃至充當“心理醫生”的機器人;能以7.2公里/小時的速度穩定奔跑,并具備跌倒恢復功能的機器人……9月27日,數百個機器人集結到濟南市。當天,來自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104家高校院所的325支隊伍,攜帶自家的機器人“高手”參加了在此舉行的第七屆中國研究生機器人創新設計大賽全國總決賽。
“此次大賽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國際技術前沿,搭建起一個以賽育人的良好平臺。”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秘書長梁瓊麟告訴記者,我們希望在賽事中展示機器人領域的創新成果,圍繞技術突破、應用創新等展開交流與比拼。

據了解,此次大賽,325支隊伍一路“過五關,斬六將”,經過激烈比拼,最終脫穎而出。大賽專委會秘書長、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付宜利告訴記者,本次大賽吸引了全國244所高校、1600多支隊伍參賽,經過激烈角逐,按照作品的創新程度、創新意識、完成程度以及應用前景,最終325支隊伍入圍了決賽。
“此次大賽,看到各隊伍帶來的優秀作品,展現出的技術創新力令人振奮,”作為大賽的承辦方,山東建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于德湖表示,“這與我校深耕智能建造裝備、推動AI與工科融合的方向高度契合。”
據了解,作為山東機器人科研的重要陣地,山東建筑大學在機器人領域擁有深厚的學科基礎與成果積累。該校依托智能制造工程、機械電子工程等優勢學科,組建專業科研團隊,圍繞建筑行業機器人應用、智能裝備研發等方向開展研究,多項成果在實際場景中落地應用,為行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山東建筑大學所在的濟南是山東省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核心區,目前正舉全市之力打造“黃河流域機器人產業發展新高地”。濟南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人才辦常務副主任王玉躍表示,我們將用精準的政策、實在的支持、溫暖的陪伴,為濟南機器人產業裝上“最強大腦”,為濟南機器人賽道裝上“人才發動機”。
“此次研究生的參賽作品均體現出較高的質量,既符合機器人前沿發展領域,同時與濟南市機器人產業發展方向相契合。我們也期待,參賽選手的作品能更好地助力濟南市機器人領域的發展。”付宜利說。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