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凌晨,夜色籠罩下的山東省日照市嶠山鎮寒意漸濃,但濰宿高鐵袁公河特大橋建設現場卻燈火通明。濰宿高鐵五標段關鍵控制性工程——上跨G206國道連續梁中跨合龍段施工正緊張有序推進,經過4小時高強度、不間斷的混凝土澆筑作業,最后一方混凝土順利入模,標志著該連續梁實現精準合龍。
“此次連續梁施工面臨的挑戰堪稱‘多重疊加’。”該工程承建方中鐵十局濰宿高鐵項目部項目負責人趙建波表示,一方面,橋梁跨度大、施工工藝復雜,從掛籃拼裝、節段澆筑到線形調整,每個環節都需要精準把控,建設周期跨度長;另一方面,G206國道作為區域交通大動脈,日均車流量大、交通繁忙,施工區域與通行道路近距離交叉,既要保障工程順利推進,又要確保過往車輛、行人的通行安全,交通組織難度大,外部干擾因素多,安全風險防控壓力巨大。
為攻克上述難題,該項目部組建了由技術骨干、資深工匠組成的專項攻堅團隊。團隊通過優化資源配置,調配專業施工設備與熟練作業人員,實現人、機、料高效協同;強化現場管控,對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等關鍵指標實施全程動態監測,確保每一方混凝土都符合質量標準。在合龍段施工前,技術人員反復推演施工方案,精準測算溫度、濕度等環境因素對合龍精度的影響,制定了詳細的應對預案;施工過程中,對模板安裝、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等每一道工序進行精細化管控,現場技術人員全程旁站監督,實時調整施工參數,精準保障了合龍精度與結構安全。
安全生產與質量創優始終是項目施工的核心原則。該項目引入了BIM技術,搭建三維可視化施工模型,對施工全過程進行虛擬推演,提前識別并化解管線沖突、結構碰撞等潛在風險,為施工安全筑牢技術屏障。
據悉,濰宿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中京滬高鐵輔助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線長度約340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途經山東、江蘇兩省多個市縣。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