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以“探索物質奧秘?攻堅核心技術”為主題的高能物理前沿與智能技術創新融合博士后學術交流會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高能所”)舉辦。此次會議由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人社部留學人員和專家服務中心(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指導,高能所主辦,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協辦,吸引了來自清華大學、斯坦福大學等16家單位的百余位專家學者及博士后研究人員參與。

適逢中國博士后制度實施四十周年,高能所黨委書記王生在開幕式上回顧了該制度在李政道先生倡議下的創立歷程,指出博士后制度已成為我國培養高層次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徑。
中國科學院人事局機構與崗位管理處副處長侯秋菊在致辭中強調,1984年,中國科學院在全國率先開展了博士后試點工作,招收了我國第一位博士后陳和生進入高能所,開創了我國博士后制度的先河。中國科學院既是我國博士后制度的實施者、受益者,同時也是改革者、推動者。
四十年來,中國科學院堅持制度探索和創新,建立了比較完善、獨具特色的博士后培養體系,博士后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培養、造就了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為全院乃至全國科技事業發展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前國家正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青年科技人才是戰略科技人才的源頭活水,博士后是青年人才的主力軍,生逢其時,更應主動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四十年的成就值得銘記,未來的道路更需砥礪前行。希望以此次會議為新起點,繼續優化機制,讓博士后制度真正成為培育高水平人才的沃土,讓每一位博士后青年學者的才華都能在國家最需要的地方綻放。
在院士主旨報告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和生分享了其毅然回國投身高能物理事業的經歷,展現了老一輩科學家的家國情懷。中國科學院院士曹臻則通過三位博士后在宇宙線研究中的突破,肯定了博士后在基礎研究與核心技術攻關中的關鍵作用。
圓桌論壇以“傳承?突破?未來”為主線,陳和生、陳春英等院士及多位專家共同探討了博士后制度的初心與使命。與會嘉賓指出,博士后制度為青年學者提供了獨立科研的“黃金時期”,而高能所憑借其大科學裝置與前沿平臺,成為培養跨領域創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展望未來,專家呼吁進一步優化支持機制,強化博士后在跨學科協作、科研管理等核心能力的培養,助力青年人才勇擔科技自強使命。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