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四川省高校科技發展中心獲悉,成都中醫藥大學彭騰教授團隊研發的黃精系列技術成果,憑借“四端聯動”轉化模式與顯著產業化成效,成為職務科技成果權屬制度改革的典型標桿。該成果不僅實現了中醫藥專利技術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無縫銜接,更構建起全鏈條轉化生態,為我國中醫藥產業現代化、標準化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記者了解到,我國中醫藥產業面臨技術轉化效率低、市場對接不精準、產業鏈協同不足等問題,大量專利成果難以落地。為破解這一困境,彭騰團隊瞄準產業痛點,依托學校“三位一體”轉化體系,構建起供給端、需求端、政策端、服務端聯動機制,推動黃精系列技術成果高效轉化。
據悉,該轉化模式在實踐中成效顯著。供給端通過專利盤活系統梳理分級專利,開展全產業鏈導航布局;需求端全年完成30余次精準對接,確保成果契合市場需求;政策端賦予團隊不低于10年的職務科技成果長期使用權,支持零首付創辦公司并提供專項經費;服務端構建全流程服務體系,覆蓋成果形成、中試孵化到轉化落地各環節。相關技術累計形成成熟轉化成果,主導構建標準化技術體系,獲全方位專利保護。
此外,學校中醫藥健康產業技術研究院、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大學科技園形成合力,為成果轉化提供專利布局、技術評估、市場調研等一站式服務。通過協議定價模式,由學校、團隊、企業三方協商確定許可費用,確保轉化程序合規、價值合理。
截至目前,黃精系列技術已轉化形成20余款大健康產品,涵蓋食品、保健品、護膚品等領域,在500余家合作渠道推廣,惠及消費者超50萬人次。成果轉化合同金額達13040萬元,帶動多地相關產業產值超1億元,幫助種植戶增收致富,患者及消費者相關健康改善周期顯著優化,極大減輕了健康消費負擔。
下一步,成都中醫藥大學將持續深化“四端聯動”模式,助力彭騰團隊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拓展黃精深加工領域,研發更多適配不同人群的大健康產品。同時優化“里程碑式”收益分配機制,根據成果迭代、市場拓展等關鍵節點調整激勵力度,持續激發科研與轉化活力,推動中醫藥產業向品牌化、高端化邁進。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