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的電子電氣工程工學院實訓基地,一排排工業機器人正在運轉。學生們圍繞自動化生產線進行調試測試,屏幕上跳動的數據與實物同步更新。
“這三周,他們要獨立完成一臺巡檢智能機器人的設計與組裝。”電子電氣工程學院院長陳鵬介紹。
理論教學融入工程實踐,職業課堂走向真實生產現場——這樣的場景,正成為這所學校的新常態。2025年,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入選國家與甘肅省第二期“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學校圍繞石油化工產業鏈深化產教融合、優化專業群結構,正探索服務產業升級、支撐區域發展的高水平職教新路徑。
深融產業鏈:構建應用化工技術專業群“強引擎”
在應用化學工程學院的化工安全實訓基地內,學生們正分組開展典型生產事故應急處置訓練,屏幕上實時傳輸的反應數據、壓力曲線與處置指令不斷刷新。“以往教學多聚焦單一場景應對技巧,現在更注重系統運行邏輯、綜合風險研判和數智化處置工具的運用。”學院專業教師李有雯在實訓現場介紹。
依托第二期國家級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任務,學院打造特色鮮明的化工高端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打通高-本-碩人才培養通道,現開設應用化工技術、煤炭清潔利用工程、安全工程技術、現代精細化工技術4個本科專業及5個??茖I。學院建有國家級生產性實訓基地3個,建成國家級煤化工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是國家級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第三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創新團隊立項建設單位,并入圍了第四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名單。
“我們的目標是建成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職業本科應用化工技術專業群?!睂W院院長侯俠介紹,2025至2029年,學院將通過分年度推進創新產教融合機制、建設一流核心課程、開發優質新形態教材、培養高水平雙師隊伍、建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構建多元化社會服務生態等十項任務,培養能夠勝任石油化工產業鏈中高端崗位需求,具備數字化應用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端技能人才。
深化產教融合,已成為專業群建設的關鍵抓手。學院與殼牌、美孚等世界500強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學生主要進入“三桶油”等大型能源企業,就業質量持續提升。與此同時,學校依托甘肅化工產業研究院,與中石油蘭州石化公司共建研發項目庫,聚焦六大研發方向、46項關鍵技術課題,推動科研與教學雙向貫通。
“科研要貼近產業,教學要服務崗位。”侯俠說。學校正聯合巴斯夫、浙江石化等龍頭企業共建產業學院,探索“校企雙導師、分段培養”模式,讓學生從入學起就進入真實生產場景,實現從課堂到崗位的無縫銜接。
智能化賦能:讓課堂更“像工廠”
“職業本科不是普通本科的延伸,而是崗位需求的升級?!标慁i說。依托石化行業背景,電子電氣工程學院在自動化領域深耕多年,形成了服務石油化工制造智能裝備鮮明特色。

學院本科層次設置現代測控工程技術和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兩個專業,重點培養智能儀表、過程檢測與控制、電氣設備運行與控制和工廠供配電系統運行維護人才;專科層面則布局工業自動化、儀表技術、工業機器人、電子信息等方向,形成“2+5”的專業群體系。
不同于以理論見長的普通本科,該學院的課程更接近“工廠化教學”。實踐課程占比超過六成,學生要在真實系統環境中完成技能模塊的訓練,再通過綜合性項目打通知識鏈條?!氨热缭趯W習自動控制原理時,我們不講復雜推導,而是用工程案例和仿真軟件讓學生理解理論控制邏輯原理及應用?!标慁i介紹。
圍繞崗位能力構建的課程體系,也讓實訓教學更具生命力。學院建有五大實訓基地,其中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實訓基地最具代表性。這里集成了15套工業機器人操作平臺、智能機器人編程系統和虛擬調試軟件,學生可以完成從裝調、編程到系統巡檢的全過程訓練。學院還在職業本科階段開設《工業人工智能導論》,引導學生理解智能制造與自動化控制在石化行業的結合。
“我們希望學生一入校就能感受到崗位氛圍?!标慁i說。憑借這種理實一體的培養模式,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兩年超過95%,在“西門子杯”流程工業自動化賽中多次獲全國一等獎,并承擔西部賽區賽事組織工作。
“雙高計劃”建設,讓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從“高質量辦學”走向“高水平育人”。該校教務處處長吳海霞表示:“我們要在產教融合中塑造職業本科新樣態,讓每個學生都能在真實產業環境中成長為新時代的技術工匠。”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