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2025中國光谷3551國際創業大賽總決賽舉行。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康奈爾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天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全球知名頂尖高校的19個項目團隊展開精彩比拼。
最終,“新一代量子點短波紅外芯片”“基于微納三維成像面共焦技術的3D顯微鏡的研發及產業化”等4個項目獲一等獎;“零碳熱管理新材料”“高阻特高磁導率微波吸收材料”等6個項目獲二等獎;“新一代超分辨DUV光刻膠”“一種體內誘導CAR-T細胞靶向治療腫瘤的產業化技術”等9個項目獲得三等獎。一系列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脫穎而出。

其中,“新一代量子點短波紅外芯片”項目以93.04分的成績取得第一名。該項目憑借芯片成本低、性能優、體積小的優勢,可廣泛適配本地低空經濟、自動駕駛等新興賽道,精準補位光谷光電子信息產業“卡脖子”環節。目前已與行業龍頭企業達成戰略合作,斬獲1000萬元天使輪融資,估值破億。
該項目團隊負責人劉宇軒博士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光學工程專業,在光谷創立了武漢英睿紅外科技有限公司。其帶領團隊攻克了新型感光材料全鏈條自主化難題,破解了量子點鈍化技術瓶頸,成功打造全國產化、技術自主可控的短波紅外成像芯片。
劉宇軒說,團隊將持續深耕光谷,整合本地產業與科研資源,讓實驗室孵化成果反哺產業生態,助力光谷光電子信息產業提升國產核心競爭力。
根據大賽設置,單個項目獲一等獎獎金為100萬元,二等獎獎金為50萬元,三等獎獎金為25萬元。與往屆相比,本屆大賽在政策支持與賽事機制上實現多重突破:依據企業發展動態,獲獎項目有機會享受最高1000萬元的財政無償資金支持;“創業CEO特訓班”為項目合伙人提供為期一年的免費系統培訓,助力創業者快速融入本地生態;3551人才基金與社會資本精準對接,為項目成長注入金融“活水”;更有“光谷數字人才卡”提供教育、醫療、文旅等20余項專屬權益,讓創業者心無旁騖搞創新。
據悉,10年來,3551國際創業大賽累計吸引超5000個優質項目參賽。其中,400余個項目選擇在光谷落地生根,4家成長為專精特新企業,20家躋身瞪羚企業行列,22家企業近5年斬獲近20億元股權融資。
(受訪單位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