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以下簡稱“十五運會”)已接近尾聲。在賽事舉辦期間,廣東省相關氣象部門利用三維建模、智能監測等一系列先進技術,做好賽事氣象保障工作。
針對十五運會閉幕式等大型活動的特殊氣象保障需求,氣象部門創新應用場館氣象監測預警信息三維展示技術,通過搭建閉幕式場館3D實景模型,疊加10米級風場模擬數據,直觀呈現場館內不同區域、不同高度的實時風況及其未來數小時的變化趨勢,為活動組織方提供氣象決策依據。為進一步提升監測精度,氣象部門在十五運會部分場館頂部增設5個氣象站,結合激光測風雷達捕獲的低空風場數據,實現氣象實況與三維預報的整合展示。這一技術保障了無人機表演、煙花秀的順利進行。
十五運會舉辦期間,氣象部門實現了賽事場館氣象監測站點的全面覆蓋,在重點場館采用“一主一備”雙站并行模式,確保氣象數據采集的連續性與穩定性。在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等核心場館,相關工作人員在看臺區域部署了微型氣象站、生物舒適度觀測儀及紫外線觀測儀,實時捕捉溫度、濕度、人體舒適度等與觀眾觀賽體驗相關的數據,為提升觀賽感受提供支撐。
針對大型露天體育場館,氣象部門進行了特殊安排。“十五運會露天體育場館人員高度密集、電子設備集中部署,防雷工作是氣象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容不得半點疏漏。”廣州市氣象服務中心綜合部部長王亞靜介紹,氣象部門首次將雷擊仿真模擬技術引入大型露天體育場館,精準分析雷擊時的磁場特征,鎖定高風險區域。這些數據為場館防雷設計和應急疏散方案制定提供了參考。
除此之外,在十五運會舉辦期間,由廣東省相關氣象部門參與研制的氣象服務智能體“穗小天”24小時不間斷提供服務,支持任意地點實時天氣查詢。廣東省氣象服務中心同步推出交通出行天氣指南,廣東省突發事件預警發布中心通過靶向短信推送出行氣象風險提醒,讓觀眾無論是前往賽場觀賽,還是通過戶外大屏觀看賽事直播,都能提前預知天氣、規避風險。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