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第二屆人工智能賦能思想政治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暨思政大模型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在位于四川成都的電子科技大學內舉行。近300位學者共探AI如何與思政教育深層融合,為培養時代新人提供新支撐。

電子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曹萍表示,作為以電子信息科技為核心的大學,電子科大注重發揮學科優勢,推動思政教育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在網絡思政、精準思政、智能思政的實踐和研究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希望本屆論壇能匯聚學者智慧,搭建交流平臺,為推進思政大模型建設、賦能思政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四川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屈曉華就人工智能賦能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建議:把準政治方向,堅持價值引領,深化人工智能技術的教育應用,讓智能工具成為傳播真理、塑造靈魂的橋梁。深化協同創新,構建政產學研用閉環體系,提升融合效能。守牢安全底線,健全倫理規范與監管機制,強化師生素質素養培育,讓數字育人更可靠。
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張瀾濤希望與會專家學者堅持政治性、學術性與專業性相統一,圍繞人工智能賦能思政教育高質量發展探索新路徑、新方法,積極推動開發新型教學產品,促進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將互聯網“最大變量”轉化為思想引領“最大增量”。
會上,電子科技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電子教育學會副理事長兼思想政治教育分會會長申小蓉教授,主持發布了基于“i思政”大模型的核心應用——“小思”智能體矩陣。該矩陣涵蓋“思政達人”“黨團先鋒”“師韻光譜”“科研星球”“職業潮人”“調研雷達”六大智能體,全面服務于思政課教學、課程思政與日常教育全場景,致力于為廣大師生提供智能化、個性化的思政陪伴。
本次論壇設置了四個分論壇,圍繞“人工智能賦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議題展開深入討論。《新華文摘》《中國高教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思想教育研究》等十余家知名學術期刊代表參與學術交流,對入選論文進行評議。與會學者還參觀了四川省思想政治教育數智化創新重點實驗室。
論壇由電子科技大學和中國電子教育學會思想政治教育分會共同主辦,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四川省思想政治教育數智化創新重點實驗室、i思政大模型創新實驗室聯合承辦,《思想教育研究》《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等知名學術期刊協辦,共收到全國投稿論文762篇,最終評選出135篇優秀論文進行交流。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