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第18屆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以下簡稱3D大賽)命題賽專項賽(增減材復合制造及數字孿生技術創新應用專項賽、AI+3D創新專項賽)全國總決賽、2025第6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元宇宙數字化技術創新大賽(以下簡稱3D教師賽)全國總決賽,以及2025數智賦能高校學科專業建設與新質生產力發展高峰論壇(以下簡稱高峰論壇)等系列賽事活動在北京石油化工學院舉辦?;顒右浴皵抵侨诤希瑒撘娢磥怼睘橹黝},設置了“節·賽·會·議·展·獎”六大環節。

本次大賽通過校賽、省賽的層層選拔,最終教師賽有430支團隊入圍全國總決賽,增減材復合制造及數字孿生技術創新應用專項賽有164支團隊入圍,AI+3D創新專項賽有107支團隊入圍。總計2000余位師生站在了全國總決賽的競技舞臺。總決賽針對增減材復合制造、數字孿生技術、3D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等,設立了開放性賽題,重點考驗選手們面對復雜工程問題的創新設計能力。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羅學科表示,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是機械工業結合3D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進行專業升級改造的生動實踐。機械工業作為傳統工業,因人工智能和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被賦予新力量。北京石油化工學院作為具有實踐特色的應用型高校,長期將實踐教學置于培養工程師的首要地位。此次承辦賽事,既檢驗了學校的實踐教學水平,也為全國各高校專業轉型升級和參賽團隊創造了機會。
全國3D大賽技術專家委員會輪值主席、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信息技術中心首席顧問寧振波指出,工業和制造的新場景基于數字化和智能化體系,核心是數字化設計、工藝和制造過程。全國3D大賽18屆以來,為新質生產力發展和中國工業制造業場景新體系建設立下汗馬功勞。
專項賽技術專項委員會主任、大連理工大學創新創業學院院長劉新介紹,本次增減材復合制造及數字孿生技術創新應用專項賽賽題由全國權威專家共同研討制定。比賽題目與當下低空經濟結合,與實際工藝和設計流程相同,不僅考驗設計能力,還需考慮性能并進行空氣動力學仿真。希望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方式引領高校數智人才培養。
全國3D大賽技術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郭源生認為,實現人工智能技術可持續發展,必須重視人才培養,在培養算力、算法、數據和模型基礎研究人才的同時,注重培養具有理念創新的應用型人才,通過行業應用和場景牽引,培養出具備操作能力、創新理念、懂得場景需求的應用創新型人才。
AMD大中華區市場營銷副總裁紀朝暉表示,AI時代呼喚新型的“+AI”“AI+”人才,AMD公布了高校春雨計劃,包括助力AI教育在高校普及、培養ROCm開源軟件人才、建設AI開發者開源社區、推動行業應用創新。
此次賽事活動由國家制造業信息化培訓中心、全國3D技術推廣服務與教育培訓聯盟、北京光華設計發展基金會,聯袂北京石油化工學院、華教智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超威半導體產品(中國)有限公司(AMD)等共同舉辦。
(圖片由活動主辦方提供)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