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示了第七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珠海高新區共有12家企業實力上榜,以連續兩年新增數及總量領跑珠海市的成績,創下歷史新高,充分彰顯區域創新的強勁動力。
“小巨人”軍團表現亮眼
梯隊建設成果豐碩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以“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的特點,成為產業鏈中的“單打冠軍”和“配套專家”。它們規模雖不龐大,卻手握獨門技術,精準破解行業痛點,正成為未來產業巨頭的“種子選手”。
此次發布的公示榜單中,珠海市共有38家(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2家)企業上榜,其中,珠海高新區新增上榜企業達12家,新增數排全市首位。上榜企業分別是海三友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廣東三石園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市硅酷科技有限公司、珠海紫燕無人飛行器有限公司、云谷技術(珠海)有限公司、珠海誠鋒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市司邁科技有限公司、珠海華冠電容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泰德企業有限公司、星瑪智能電氣有限公司、珠海歐力配網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卓軒科技有限公司,他們均為各自細分賽道的技術領軍者。
待公示期結束后,珠海高新區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數將達48家,占全市35.29%。
此外,珠海高新區共有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39家、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413家,構建了層次分明、銜接緊密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

多領域實現技術突破
“小巨人”撐起產業新高地
珠海高新區保持年均新增超12家的強勁勢頭,入選企業含金量十足。
數據顯示,2025年1—9月,珠海高新區專精特新企業規上工業企業達189家,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220.86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46.48%,創歷史新高。

從精細零部件到高端設備,“小巨人”企業在核心技術領域屢獲突破,推動珠海高新區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躍升:
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紫燕無人飛行器工業級中小型電動無人直升機核心模塊實現自主自研,國產化率達到100%。
在人工智能與智算中心領域,三石園科技掌握精密光學設計,通過配套的高精度耦合、封裝工業實現光纖環形器穩定可靠性更高,通道數更多,體積更小巧。
在集成電路與半導體領域,誠鋒科技突破光通信芯片、光傳感芯片有圖形晶圓領域中關鍵質量控制設備“卡脖子”技術難關,填補國產高端半導體檢測裝備空白。硅酷科技國內首創碳化硅銀燒結熱貼技術,實現碳化硅芯片貼合工藝精度達微米級。
在生物醫藥與大健康領域,司邁科技首創375kHz等離子多模態動態調控技術、限壓宏脈沖技術和具有單、雙極混合工作模式的綜合電外科能量平臺,填補了國內高頻電外科手術系統領域的空白。
在新能源與智能電網領域,歐力配網自動化自研全封閉真空環保型GIS設備,填補國內在環保型高壓開關設備領域的技術空白。華冠電容器自研電容器系列產品,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產品已配套國內新能源龍頭企業并遠銷海內外。

政策與平臺雙輪驅動
構筑“雨林式”創新沃土
優異的成績背后,是珠海高新區堅決擔起珠海經濟發展“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的使命擔當,精心構筑的“雨林式”創新生態。
今年以來,珠海高新區陸續出臺軟件信息和人工智能、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大健康等產業高質量發展“措施十條”,9月30日正式印發,《珠海高新區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修訂)》,對首次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分別給予最高120萬元和500萬元的獎勵,通過政策加持,以真金白銀全力支持企業發展壯大。
10月7日,珠西科學城“三大創新中心”正式啟動,以“珠海具身智能應用創新中心”“RISC-V生態應用創新中心”“珠西科學城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為支點,珠海高新區正構建起“基礎研究—應用開發—產業轉化”的全鏈條創新體系。
政策支持是“活水”,產業發展是“土壤”,開放協同的生態則是滋養“小巨人”的繁茂森林。
今年以來,珠海高新區組織舉辦專精特新培訓活動5場,開展“PCB產業沙龍”“化合物半導體座談”“鏈接器對接會”等各類產業供需對接活動近10場,服務企業超350家次。通過香山會議中心全場景活動交流平臺“雙免”措施,依托香山全球科創路演為珠海科創企業、港澳及在珠高校、路演項目提供免費場地支持,自“雙免”措施實施以來已舉辦活動數10場,營造了開放協同的濃厚氛圍。

(圖片來源:珠海高新區)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