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江蘇省“校家社協同育人的創新與實踐”主題研討活動在無錫高新區(新吳區)舉行,全國首家“AI+心育”校家社協同育人教聯體——無錫高新區(新吳區)“悅心”成長中心正式投入運營。無錫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新吳區委書記崔榮國,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曉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秘書長馬國川,無錫市委教育工委書記、無錫市教育局局長宋新春,無錫高新區(新吳區)領導朱曉峰、孫磊、李桂林出席活動。

崔榮國、宋新春共同為無錫高新區(新吳區)“悅心”成長中心揭牌。
作為全國首家實體運行的“AI+心育”校家社協同育人教聯體,無錫高新區(新吳區)“悅心”成長中心旨在通過整合區域資源,利用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構建起覆蓋全區10萬名師生與家長的心理健康服務新體系,成為江蘇省校家社協同育人創新實踐的重要“試驗田”。



無錫高新區(新吳區)“悅心”成長中心總面積千余平方米,其中,“悅心·探索空間”作為核心活動區,以“成長之樹”為主體,融合閱讀、游戲與智能情感對話系統,提供傾聽、陪伴與專業心理支持;“悅動·活力場”借助動感單車與音效互動墻,幫助學生在律動中釋放壓力、提升身體感知與專注力;“悅星·啟航站”從個體優勢視角出發,通過解讀無錫高精尖行業技能點,引導孩子根據自身潛能做好生涯規劃。

該中心通過接入學生成長檔案、家庭教養方式評估等多元數據,繪制“社會育人資源數字圖譜”,為精準識別與快速干預奠定數據基礎。在“悅智·AI素質拓展室”,學生可通過VR技術進行心理適應性訓練,生物反饋設備幫助其直觀感知身心狀態,實現科學調適。AI心理平臺則依托量表與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快速評估學生心理狀態,生成立體心理畫像,并向師生家長推送解讀建議。
該中心還創新性地聯動6個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及N個校級心理輔導室,織就“1+6+N”聯動育人防護網,家庭、學校與社會形成聯責任、聯資源、聯空間的校家社協同全鏈條,通過線上資源管理與預約平臺,持續推進“館校協同、醫教互促”等教聯體實踐,著力打造“15分鐘社會實踐活動圈”,確保心理健康服務從區級核心平臺高效延伸至街道、精準滲透到每一所學校。
會上還聘請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基礎教育家庭教育指導專委會副主任、首都師范大學特聘教授、二級研究員孫云曉,復旦大學教授、復旦大學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心理學會監事長孫時進,上海市心理協會基礎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陳默,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心理學會家庭教育心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偉健,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香港大學博士傅宏,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博士劉霞,無錫市教師發展學院院長、黨委書記,無錫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先義,無錫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室主任張燁,無錫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心理教研員吳敏,無錫市精神衛生中心精神康復科主任李達為首批特聘專家,為無錫高新區(新吳區)“悅心”成長中心提供智力支持。
活動現場發布“悅心護航”倡議書,呼吁校家社三方攜手,共同為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在研討活動中,來自全國的教育專家、學者圍繞校家社協同育人與心理健康教育兩大主題展開深度研討,帶來前沿觀點與實踐經驗。

近年來,無錫高新區(新吳區)接連創成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等系列國家級榮譽,區域教育呈現優質、協調、蓬勃發展態勢。教育的高質量發展不僅需要硬件設施的完善,更需要育人生態的重構。為此,無錫高新區(新吳區)將校家社協同育人作為區域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從組建首支家庭教育講師團破局起步,到孵化“爸爸幫”“親子AB課”等家校共育品牌項目,再到構建“1+6+N”教聯體服務網絡,最終在全國率先打造并實體化運營“悅心”成長中心。“悅心”成長中心的啟用,不僅為全區青少年提供了一站式成長服務平臺,更通過教聯體建設實踐,為全省校家社協同育人機制創新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
(圖片來源:無錫高新區)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