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山東省海洋工程裝備及材料創新創業共同體牽頭攻關的首套國產化FPSO(浮式生產儲油裝備)新型立管支撐系統成功交付,不僅打破國外企業在該領域的長期技術壟斷,更成為我國海工裝備自主化進程的里程碑事件。這一突破的背后,既是山東省海洋工程裝備及材料創新創業共同體“政產研學金服用”協同優勢的集中釋放,更是煙臺高新區科技創新政策精準賦能的生動實踐。
作為海洋油氣開發的“深海樞紐”,FPSO的立管支撐系統長期被歐美企業壟斷,不僅技術封鎖嚴密,單套設備采購成本高達數千萬元,交貨周期長達18個月。2023年,山東省海洋工程裝備及材料創新創業共同體將該技術列為核心攻關方向,依托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的龍頭優勢,聯動56家成員單位組建跨學科攻關團隊——材料企業提供耐蝕合金配方,高校院所優化結構力學設計,檢測機構搭建深海模擬測試平臺,僅用12個月就完成從理論建模到產品下線的全流程突破。

“單家企業干不了、干不好的‘卡脖子’難題,在共同體平臺上實現了集成式突破。”集海創新(山東)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系統通過1200米水深模擬測試,耐疲勞性能較國外同類產品提升20%,成本降低40%,目前已斬獲東南亞海域FPSO項目訂單,成為國產海工裝備首次獲得國際主流業主認可的典型案例。這一成果僅是共同體賦能成效的縮影:自成立以來,平臺已啟動16項重大攻關項目,推動18項成果產業化,孵化12家科技型企業,引育百余名高端技術人才,建設34家產業創新平臺。
如今,在政策護航與平臺賦能的雙重驅動下,煙臺高新區已形成海工裝備創新集聚效應。煙臺高新區科技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深化“政策精準滴灌+平臺協同攻關”模式,支持共同體開展高壓高頻雙壁管、智能化集成艙室等技術研發,助力煙臺打造全國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創新制高點。
(圖片來源:煙臺高新區)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