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阿拉善高新區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多點發力、精準施策,扎實推進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及市政公用設施提升項目,從地下管網到街頭公廁,從照明系統到綠色能源,一項項民生工程落地見效,讓城市更宜居、生活更舒心。
在阿拉善高新區曼德拉路和巴丹吉林街,污水管網改造項目的施工人員正在對老舊污水管道實施非開挖修復與清疏。這兩段道路原有管道以鋼筋混凝土管為主,因使用年限長,存在堵塞、滲漏等問題。通過采用先進的非開挖修復技術,在減少對交通和居民生活干擾的同時,有效提升了污水收集與輸送能力。
內蒙古華派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污水管網改造負責人李猛說:“此次改造的重點一是清疏,二是修復。通過內襯修復等技術,管道強度和使用壽命都得到了極大提升,以后這片區域的排水將更加順暢,對居民生活和環境改善都有長遠好處。”
公廁雖小,卻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阿拉善高新區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對6座公廁進行全面維修改造,更換新型節水潔具和節能照明設備,還增設了無障礙設施,方便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使用。同時,對公廁排水系統進行徹底檢修與重建,徹底解決了長期存在的積水、異味問題,力爭實現“從內到外”的品質躍升。
阿拉善高新區一居民說,現在可不一樣了,燈也變亮了,還專門裝了無障礙設施,連排水都徹底修好了,一點異味都沒有,真是里里外外都煥然一新。
照亮回家路,溫暖百姓心。針對群眾反映的部分路段路燈老化、夜間照明不足的問題,阿拉善高新區對烏蘭布和路、蘭太大道等路段的電纜進行全面升級改造,更換破舊電纜,顯著改善夜間照明條件,有效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同時,在巴音敖包工業區運煤專線新建新能源路燈136套,積極推廣低碳、節能理念,助力綠色低碳城市建設。
阿拉善高新區市政和金融服務中心基礎設施建設辦科長王宇表示:“我們將建立長效管護機制,確保這些民生設施能夠長期、穩定地服務百姓,讓大家夜間出行更安全、更舒心。”
從“看不見”的地下管網到“看得見”的街頭設施,從“有”到“優”的品質提升,阿拉善高新區的人居環境整治工程,做的正是這些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關鍵小事”。這一系列舉措,不僅提升了城市的“顏值”與“品質”,更傳遞出城市的溫度與文明。一項項民生工程的落地,正悄然改變著高新區的人居環境,也讓生活在這里的居民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王宇表示:“我們將持續加強市政設施的日常管理與維護,把精細化、智能化、綠色化理念貫穿于城市建設全過程,以‘小切口’推動‘大變化’,用一件件民生實事織密幸福生活網,為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產業新城夯實基礎。”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