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由廣州市南沙區科學技術局主辦,南沙越秀國際金融中心(南沙IFC)、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創業中心、南沙區高新技術企業協會等單位共同承辦的低空經濟科技創新交流合作對接會在越秀國際金融中心(南沙IFC)圓滿舉辦。
作為南沙高企形象大使系列的重要活動,現場匯聚了政府領導、學界專家、企業代表、投資機構等近80位嘉賓,通過參觀廣東空天科技研究院、項目簽約、主題分享、明珠對話、項目推介及路演等多個環節,搭建起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橋梁,為南沙區低空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活力。

零距離探秘風洞試驗
深層次啟迪創新思路
活動正式開始前,與會嘉賓共同參觀了廣東空天科技研究院,觀摩了低空飛行器風洞試驗平臺的運行,通過實地參觀以及與科研人員的互動交流,嘉賓們深入了解了試驗模型的設計、數據采集與應用等關鍵問題。廣東空天科技研究院瞄準低空經濟新賽道、積極構建從基礎研究到技術應用全鏈條創新體系的發展思路不僅豐富了與會嘉賓的參會體驗,更深化了對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搶占低空經濟產業制高點的共識,為后續會議的深入研討奠定了堅實基礎,注入了強勁動力。

活動開始,廣州市南沙區科學技術局副局長饒志平介紹說,南沙在低空經濟領域具備顯著優勢,政策支持有力,在《南沙方案》推動下獲得多項國家政策支持,“放寬市場準入15條”率先開放低空飛行服務、無人機物流等8大領域。空域資源與基建優勢優越,擁有600米以下88%的高比例可用空域,全國首個城市級無人體系管控平臺已建成,實現低空飛行的“全域可視、全程可控”。產業生態完備,已形成“科研+制造+應用”全鏈條產業生態,集聚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低空經濟研究院、廣東空天科技研究院等高端平臺,匯聚整機與核心零部件企業,加快構建集試驗、培訓、文旅于一體的低空經濟啟航灣。

南沙聚勢賦能:引金融活水育產業生態
現場舉行了重點項目簽約儀式。首先,南沙區科學技術局與雷雨資本、越秀商管共同簽署了“FT創業加速器項目”合作協議。
FT創業加速器由雷雨資本聯合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及全球科技企業原高管于2023年共同發起,構建了涵蓋項目路演、加速營、投融資對接等全鏈條服務體系,致力于發現并培育科技領域的獨角獸。
雷雨資本創始合伙人、粵港澳大灣區天使投資俱樂部主席俞文輝透露:“雷雨資本將在南沙投入其深厚的創投資源與專業團隊,聚焦低空經濟與AI硬科技領域,全力推動FT創業加速器實質運營。還計劃設立低空經濟專項基金,資本的深度介入為低空經濟注入強勁動能。打通全資本鏈條,通過搭建企業家、科學家與投資家的合作橋梁,加速技術市場化與優質項目孵化,助力南沙培育更多行業獨角獸與上市公司。”
此次合作將通過市場化機制吸引高潛力科創企業聚集,激活創新創業生態,加速創新要素的落地轉化與產業集群的培育,為南沙科技產融對接與創新孵化方面注入強勁的市場化動能。

隨后,南沙區科學技術局、橫瀝鎮人民政府與廣州馭蜂科技有限公司完成項目簽約,共同推動智能蜂群授粉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創新應用。
廣州馭蜂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基于昆蟲腦機原理進行技術開發的創新企業,專注于通過智能蜂群授粉技術解決果蔬及中藥材的授粉難題。該項目通過訓練蜂類為農作物定向授粉,旨在實現經濟作物和中藥材授粉的自動化與智能化,以助力農戶實現降本增收,有效應對農村勞動力短缺問題。

緊接著開始活動的核心主題分享環節,3位學界與產業界的頂尖代表帶來了精彩紛呈的觀點輸出。通過3位嘉賓多角度的深度解讀,清晰展現了低空經濟從技術成熟、標準建立、生態培育到市場開拓的全景脈絡,為產業的高質量與規模化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理論指導和實踐參考。
中國僑聯委員、廣東省政協委員、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智庫主席莊守堃以《從“飛起來”到“飛得穩”——標準引領下的低空安全與創新突圍》為題,從PEST分析的商業環境挑戰到數據資料管理國際標準在困難環境下的突圍路徑,從低空經濟萬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試點示范邁向規模化運營的安全與發展出發,深入介紹了粵港澳大灣區首批低空安全標準《低空飛行通用安全保障要求》和《低空飛行基礎設施與保障指南》的制定過程及其在創新到市場、從無序到系統性發展、連接國內外市場的價值,深入剖析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智庫及標準與創新協會在推動生命科技、低空物流等領域的標準制定與推廣,以及未來在產業鏈競爭、話語權競爭中的潛力與角色。

廣州億航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薛鵬分享《創新驅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向“車、機、城”深度融合的未來城市生態》,從國家政策錨定到地方探索實踐,從低空經濟定義到萬億元級市場規模,從城市交通擁堵困境到新型載具eVTOL的解決方案,深入介紹了城市空中交通生態搭建、多功能基礎設施融合以及億航智能EH216-S的實踐引領,深入剖析低空經濟在粵港澳大灣區、成渝雙城經濟圈、東北經濟區等區域的先發優勢與未來潛力。

穗港鏈(廣州)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晨光聚焦《從政策風 口到全球市場——低空經濟企業出海的戰略路徑與品牌構建》,深入剖析了熟悉內地與港澳營商環境的資源優勢、定制化服務在法務財稅人力營銷融資方面的支撐,以及香港作為低空經濟出海“超級跳板”的獨特價值。基于2025年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突破232億美元、出口管制政策下的產業轉型壓力,探討了海外市場現狀與區域差異化機遇,提出了技術產品出海、B端C端客戶需求匹配的品牌策略,強調市場競爭本質是心智之爭,推動企業鏈接融合共創,助力低空經濟企業把握大灣區機遇走向全球。

明珠對話:共謀產業協同發展
在低空競速,聚焦現實:打通低空經濟的“天路”與“地網”的對話環節,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集成服務機器人研究所所長、機器人工程專業本科生事務主任趙航,廣東省航空聯誼會副會長、廣東省社會政策研究會低空經濟產業委員會執行理事長吳荻華,南沙區高企形象大使、廣州鼎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謝佳亮,雷雨資本投研合伙人、雷雨產業研究院院長、廣東省制造創新中心總架構師饒展等4位來自學界、政策界、業界及投資界的專家圍繞主題展開深入對話。
趙航從學術視角出發,分析了無人機系統作為服務機器人的延伸,以及下一代高功率密度電機與智能充放電技術將如何重塑低空飛行器的設計與運營,并分享了港科大(廣州)在產學研結合方面的經驗,特別是通過聯合實驗室與測試場,加速技術原型向商業產品轉化的產學研實踐經驗,最后強調了這種協同模式在解決行業實際痛點和培養專業人才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吳荻華強調了法規在空域劃分、飛行安全等方面的核心作用。針對當下法律環境對低空經濟發展的影響,他提出設立飛行示范區、推進數據跨境、建立協同標準等系統性建議。他指出,大灣區作為低空經濟試驗田具有獨特優勢,特別是南沙、前海、橫琴等平臺在空域協同管理、數據跨境聯動與標準互認方面展現的創新潛力,通過加強頂層設計與區域協同,將有力推動大灣區低空經濟的快速發展。
謝佳亮圍繞地網建設與低空經濟商業模式的場景化探索等方面展開分享。他指出,應急救援、物流配送等場景的商業化轉化是低空經濟發展的關鍵,起降點、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布局需與商業模式精準匹配,唯有通過場景化設計,才能更好地實現行業可持續盈利。同時他提到,當前地網建設仍存在諸多待完善環節,需通過政策創新與市場機制優化等方式,為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筑牢設施與模式根基。
師饒展從產業與投資的視角,分析了低空經濟生態的軟性支持,涵蓋數據、品牌、服務標準體系與人才培養等維度,并提出低空經濟應聚焦To C、To G和To B三大市場系統布局。饒院長表示,當前資本關注的核心問題是市場共識與戰略理解,而技術路線、政策與市場前景的不確定性是投資的主要擔憂。建議通過深化戰略理解、凝聚市場共識,共同推動低空經濟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本次對話環節清晰地表明,低空經濟的發展已從概念探討進入系統化推進的實戰階段。只有通過技術、法規、基建與資本的多維協同,才能成功架設起通向“天空之城”的堅實橋梁。

在接下來的項目推介環節,各方代表分享了賦能產業創新的多元路徑——
風洞試驗平臺負責人尚祖銘在《低空飛行器在復雜氣象環境下氣動力問題及風洞試驗研究》的主題介紹中,系統闡述了低空飛行器與傳統飛行器在動力系統、起降能力、氣動設計等核心維度的顯著差異,揭示了垂直起降能耗高、分布式動力氣動干擾、過渡態復雜氣動、氣動噪聲及城市風場適應性等關鍵技術挑戰,提出了CFD計算、風洞試驗與試飛試驗相結合的研究方案,其研發的復合型風洞可實現復雜風型復現、過渡態虛擬飛行等特色試驗,為低空飛行器性能優化、抗風性提升及自主創新研發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填補了大灣區生產型風洞實驗能力空白,助力低空經濟產業集聚發展。

廣州豐裕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部朱佳敏以《速巡:專業樓宇安全人工智能分析系統》為主題,聚焦國內大量房屋步入“中老年”、外墻脫落等安全隱患突出,以及傳統檢測高危低效、結果主觀的行業痛點,解讀了“速巡”樓宇安全人工智能分析系統的技術革新邏輯——依托無人機航拍采集與卷積神經網絡等AI算法,實現18種建筑缺陷的精準識別、量化分析與多語言報告生成,分享了其在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等項目中的落地成果,憑借降本60%、增效20倍、每年減少300KG紙質報告的核心價值,推動樓宇安全管理從“事后檢修”向“事前預警”轉變,為城市建筑安全治理與存量資產保值提供了可復制的“中國方案”。

紫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南沙支公司負責人沈威則在《無畏風雨,護航低空翱翔》的推介中,針對無人機市場規模龐大但風險多樣、《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強制投保的行業現狀,打造從投保前風險問詢評估到全產業鏈定制化保障的完整服務體系,涵蓋制造商、運營商、培訓學校等多主體的機身險、第三者責任險、試飛險等500余個產品,提供專屬場景保障與組合套餐,滿足不同類型無人機的風險需求,為低空經濟高質量、安全有序發展筑牢保險屏障。

南沙IFC張镕帆聚焦《IFC無人體系產業孵化和應用場景示范基地》,詳細介紹了基地如何依托多重核心優勢,打造成為低空經濟領域創新企業的集聚地和技術轉化、場景應用的示范高地。優勢涵蓋政策支持、硬件設施、產業生態,全方位賦能低空經濟企業成長與產業升級。

創新項目競發,勾勒低空新圖景
活動的壓軸環節是精彩的項目路演,3個極具潛力的科創項目輪番登場。這些項目充分體現了南沙在低空經濟細分領域的創新活力與技術積累,吸引了在場投資機構及企業的廣泛關注。
廣州凱成傳媒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凱欣聚焦《瞰見未來——低空經濟時代的品牌新視界》,分享了其立足低空經濟成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時代機遇,針對行業“落得深”“傳得開”不足的現實挑戰,打造的低空敘事傳播解決方案。核心依托1000余場無人機拍攝實戰經驗,以“上帝視角”“第一視角”“詩意視角”等多元維度,將低空飛行器轉化為新型敘事主體,為城市發展、重大項目、文體活動等打造有溫度、可共情的影像檔案,既勾勒宏大發展圖景,又呈現細節人文溫度,為低空經濟相關品牌搭建可理解、能傳承的傳播入口,助力品牌價值與城市魅力高效傳遞。

廣州派得新能源有限公司聯創總裁趙德澍分享《適配氫電無人機的下一代低鉑催化劑》,介紹了其自主創新突破的鈀鉑核殼技術,核心產品低鉑催化劑以“Pd 核增強活性、Pt 殼穩定結構”為核心設計,攻克了傳統鉑基催化劑成本高、活性低、耐久性差且被海外壟斷的行業痛點。該催化劑活性達到商業 Pt/C 的3倍,耐久性提升約50%,可使燃料電池堆材料成本降低30%,已實現百克級/批次制備,2026年將放大至公斤級規模,公司旨在為氫電無人機提供高性價比、長壽命的核心材料支撐,助力氫能產業綠色低碳轉型與核心技術國產化。

廣州芯砼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產品總監王鵬分享的主題為《從空中到戶內:全空間無人低空物流配送系統》,展示了其與香港科技大學聯合研發的全棧式低空物流解決方案,該系統整合了物流無人機、智能接駁柜、配送機器人、智能家政柜等終端設備與云端調度平臺,集成毫米波雷達避障、RTK 精準定位、激光SLAM導航、UWB精確定位等核心技術,提供從低空運輸、地面接駁、樓宇配送至戶內交付的全流程無人化服務,覆蓋醫療物資、應急救援、零售配送、農特產品運輸等多元場景,致力于解決傳統物流“最后三公里”人力成本高、效率瓶頸、體驗不足的行業痛點,推動城市物流的智能化、高效化與無人化變革。

自由交流:合作意向濃厚
本次低空經濟科技創新交流合作對接會的成功舉辦,不僅搭建了政企學研深度交流的平臺,更促進了創新資源的高效鏈接與協同合作。眾多單位在活動中找到了契合自身發展的合作方向:
香港科大(廣州)趙航教授及其團隊的研究方向成為現場焦點,引發了與會嘉賓的濃厚興趣。在場嘉賓,紛紛表達了希望在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及高端人才聯合培養等方面開展合作,各方均希望未來能依托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科研力量,共同構建“產學研資”一體化協同創新平臺,加速機器人及低空經濟領域的關鍵技術突破與高端人才培養,為大灣區低空經濟產業生態注入強勁動能。現場交流氣氛熱烈,為后續實質性產學研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自由交流環節,多位活動嘉賓對億航智能創新成果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紛紛主動接洽展開深入對接,表達出強烈的合作意愿,探討應用場景落地、基礎設施共建等合作可能,希望未來能攜手億航智能,共同挖掘低空經濟的巨大潛力,搶占新賽道,為構建未來城市立體交通生態貢獻力量。
紫金財產保險針對低空經濟打造的專屬保險服務體系,特別是其覆蓋無人機全產業鏈的定制化保障方案,與廣州豐裕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在工程測繪、建筑巡檢等業務中日益增長的無人機應用與風險保障需求高度契合。自由交流中,豐裕科技對其中針對第三方責任、機身損失及試飛風險的專項產品表現出濃厚興趣,雙方展開了深入的對接,在為豐裕科技的智能化、數字化業務安全保駕護航,探討開拓合作的可能。
現場參加企業智慧優城與廣州豐裕建筑科技與智慧優城發展需求契合。智慧優城意向與豐裕建筑達成戰略合作,期待通過合作共同推動AI技術在樓宇安全與城市治理領域的規模化應用,為城市建筑安全與存量資產價值提升開辟新路徑。
(圖片來源:廣州市南沙區科技局)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