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由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管委會、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重慶市科學技術局、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辦的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產業人才發展大會在重慶科學會堂召開。大會以“芯屏器合,才聚未來”為主題,聚焦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產才融合發展,匯聚政產學研用各界精英,共商產業發展大計,共話人才培養路徑,為重慶打造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注入強勁動力。

重慶市副市長、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馬震,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執行秘書長王俊杰等領導出席會議并致辭,西北工業大學教授黃維,歐洲科學院院長Rodrigo Martins,寧波東方理工大學教授周明與會發表重要演講,為產業發展與人才培養建言獻策。
2023年,重慶著力打造“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現已全面開啟現代化新重慶“制造強市”建設新篇章。2024年,重慶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以12.3%增速領跑,重慶從傳統制造業重鎮向“新質生產力”策源地穩步邁進。馬震強調,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是重慶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增長引擎。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作為落實國家戰略、建設現代化新重慶的重要引擎和全市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的前沿陣地,已形成特色突出、鏈條完整、協同高效的“新型智能終端”“軟件信息”“人工智能”領域現代化產業鏈。
王俊杰在致辭中表示,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是引領全球科技變革與產業升級的戰略引擎,人才是這一變革的重要基礎。我們必須認識到,人才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們邁向價值鏈高端的最大短板之一。他提出,破解人才難題需構建開放協同融合的新型人才生態體系,以“產教融合”打通供需堵點,推動企業與高校共建培養標準、共享實訓平臺;以“科教融匯”激活創新動能,形成“產業出題、科研答題、成果轉化”的良性循環;以“多學科交叉”培育領軍人才,打造兼具系統思維與跨界能力的“T型人才”“π型人才”。
Rodrigo Martins發表“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創新與人才培養”主旨報告。他表示,重慶在電子信息產業領域的戰略布局與創新生態建設令人矚目,歐洲科學院中國中心項目的簽約落地,將成為中歐人才交流與技術轉化的重要橋梁。會上,Rodrigo Martins還分享了透明電子、紙電子等可持續技術的發展成果,強調通過綠色材料研發與低碳制造工藝,將助力產業實現生態與效益的雙向共贏。

黃維發表“鑄就新質生產力,造柔性電子強國”主旨報告。他強調,柔性電子作為顛覆性技術前沿,憑借“輕薄柔透”四大特性,在信息顯示、健康醫療、新能源、空天裝備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當前,重慶在柔性電子領域已形成顯著創新優勢,相關技術成果已實現產業化落地,現在正朝著“中國碳谷”的目標邁進,全力推動產業“開道超車”。

周明發表“工業軟件:新一代智能制造的創新引擎”主旨報告。他指出,工業軟件是智能制造的核心支撐,拓撲優化、數字孿生、工業AI等技術的深度應用,正推動制造業從“經驗驅動”向“仿真驅動”轉型。波音、雷諾等企業通過仿真驅動設計,實現了產品重量顯著降低與研發效率大幅提升。當前,重慶正加快構建工業軟件創新生態,深化與西門子等國際企業的戰略合作,推動工業AI與“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深度融合,為世界“制造+AI”賦能高質量發展提供重慶方案。

大會現場簽約成果豐碩,多項合作落地見效。歐洲科學院、重慶市科學技術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管委會就歐洲科學院中國中心項目正式簽約,標志著重慶在國際人才交流與技術合作領域邁出重要步伐。歐洲科學院作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學院,擬在重慶市科學技術局的支持下,在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設立歐洲科學院中國中心。該中心將在促進中歐人才交流和技術轉化,加速中歐在生物傳感、智能終端、基礎材料等領域相互交融,助推相關產業鏈快速應用發展,實現中歐雙邊項目從研發到成果轉化的良性循環。

會上,潤西微電子、勝普電子等5家企業與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管委會簽約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項目,總投資達49億元,涵蓋智能制造、汽車電子、AI計算等關鍵領域,將進一步完善重慶電子信息產業鏈條。此外,嘉陵江實驗室、北京大學重慶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等單位發布了新一代電子信息領域創新成果。其中,嘉陵江實驗室的非標記超分辨光學顯微系統,已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西南醫院、重慶大學附屬涪陵醫院等多家三甲醫院試用,進一步拓寬了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邊界。

大會還發布了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新一代電子信息領域創新人才需求清單》,為精準培養、引進、配置產業緊缺人才提供重要指引。會上還舉行了新引進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人才代表簽約儀式,10名優秀人才代表參與簽約。
為進一步加強區域人才合作,以人才資源和人才服務共享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高質量發展,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與四川省綿陽市結合兩地自身資源稟賦和人才政策,在會上簽訂“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四川省綿陽市”人才服務互認共享協議。協議內容涵蓋政務、交通、醫療、旅游、住宿等5大類合計85條共享服務事項,面向兩地高層次人才開放共享。

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主任郝志強與會作第三屆全國工業和信息化技術技能大賽決賽推介。據悉,第三屆全國工業和信息化技術技能大賽決賽將于11月26-28日在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舉行,將為產業選拔儲備更多技能型人才。
會上,電子科技大學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張萬里主持圓桌對話,西南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院長王中長、華潤微電子副總裁莊恒前、重慶芯聯微電子副總經理鄧光華、芯擎科技副總裁蔣漢平、奧松半導體董事長張賓圍繞“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與人才深度融合的創新之路”這一話題展開深入研討。
下一步,重慶將持續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完善人才引育留用全鏈條服務體系,強化創新平臺支撐,優化產業發展生態,全力推進川渝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建設,讓各類人才在重慶這片創新熱土上建功立業、實現價值,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才動力與創新活力。
本次大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重慶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發展凝聚了共識、匯聚了資源,更搭建了國際化的人才交流與產業合作平臺,將推動重慶在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加速前行,為全國產才融合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經驗。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